速录市场“粥多僧少” 速度与激情背后的巨大压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活动会聘请速记,但真正从事速录师工作的人却很少。程丽莉的公司里,专职速录师只有6个。即便在整个杭州市,速录师的数量也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如果碰上开会的旺季,程丽莉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赶会议。但即使所有速录师的档期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仍有很多活动无法参加,只能对主办方说声“抱歉”。
程丽莉说,国内开设录培训的院校不多,人才输送远远不能填补市场空缺。有时,她们会给一些院校代课或培训。但一周一节课的安排,实在无法培养出一名专业的速录师。
在程丽莉公司的培训室里,有二十多名附近高校的学生在接受集中培训。“学速录希望提高一下自己,觉得这个行业挺有前景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柳莲莲就是其中一员,因为初学不久,她打字有些吃力。按照培训老师的要求,她暂停速录文章,开始做基础练习。
艺不压身,但学艺累心。学习过程艰苦,工作过程劳累,让很多人望而生畏。程丽莉说,虽然有这么多人参加培训,但最后能够留下来做专职速录师的并不多。更何况,速录师需要经常出差,只要有机会,很多速录师都会选择跳槽或转行,寻求一份收入相差无几,但上班更加安逸的工作。”
作为一名速录师,可以到全国各地出差,也可以在不同场合见识三教九流。一场活动下来,累得晕头转向的同时,收入颇丰,也很有成就感。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速录师的工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速度与激情背后巨大的压力。
【记者手记】
只有把职业当成事业,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正如速录师,学习与工作的过程都很枯燥,但在很多速录师眼里,这份工作可以让他们走南闯北,可以带着一台速录机闯荡江湖,工作再累,也是有苦有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无意宣扬某个职业特别辛苦,因为无论做好哪一份工作,都不是易事。我们想表达的,是一部分平时不太关注的行业里,同样有太多太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发掘,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