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三人谈 树立健康新观念 增强群众健康素质
特邀嘉宾:省人大代表、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陈章方
省政协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 医院院长 赵士芳
主持人:本报记者朱海兵
开场白: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那么,该如何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这一话题引起省“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
主持人:如何理解和树立新时期的健康观念?
陈章方:传统的健康观念是指人的身体处于无疾病的状态。如今,健康问题已不再以是否患病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人们更关注的是生存质量和如何防病,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赵士芳: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理解新的健康观念,就要充分认识健康与疾病、人类与健康的多因果关系,既要考虑人的生理等自然属性,又要重视人的社会属性;既要重视健康对人的价值,又要强调人对健康的作用,并将这些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健康的需求。
主持人:影响群众健康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陈章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病人应住院而不住院。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80%都集中在城市,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使低收入家庭不敢“问津”医院,一场大病可能使一家刚刚跨过温饱线的农户返贫。
赵士芳: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环境、卫生医疗服务、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目前除了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快节奏造成的紧张生存环境,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由此不断引发各种生理和心理疾病,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就像新出现的都市生活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都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主持人:如何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当前亟需做的是什么?
陈章方: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破解这一社会难题。任何决策都应该以人为本,不仅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还应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创造一种健康、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此外,还应大力发展包括医药、医疗设备在内的健康产业,以及与健康生活相关的服务业和体育产业、环保产业等。
赵士芳:当前应尽快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层次的基本健康需求。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让大多数常见病、多见病能较好地解决在基层医院,使大医院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抢救急危重症、攻克疑难病症、从事临床教学培训等方面,以彻底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等不正常现象,从而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此外,还应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公平性,想方设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