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在行业内叱咤风云的民营企业家,一座城市民营经济版图的逐年扩张,一份让人赞叹的经济数据报表,杭州民营经济的强势崛起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杭州不仅是一处柔美的山水江南,还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创业的基因渗透在这个城市的血脉中。
一季度杭州民营经济开门红,民营工业经济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为什么在后工业时代,民营经济可以迅速恢复元气?“杭州模式”的民营经济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现象:“白底蓝花”丝绸礼服扮靓世博会
一个月后,也就是6月6日,上海世博会杭州城市日这天,受杭州政府推荐,万事利集团将作为丝绸行业的代表,为十余万世博游客献上一场赏心悦目的服装走秀。
在上海世博会上,万事利集团延续了北京奥运会的美丽传奇。
上海世博会民企馆开幕那天,礼仪小姐穿着“白底蓝花”的丝绸礼服款款而立,成为开幕式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是万事利为民企馆开幕式特别设计的。为了展现中国民营企业馆参建者马云、郭广昌等16位企业家共同推崇的太极文化理念,万事利还特地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华服”,并在服装中恰如其分地将中国民企馆活力矩阵的概念融会其中。
据了解,万事利参与世博会,不仅赞助民企馆的礼服,也承制了吉林馆的服装。同时,万事利也是世博会特许生产商,为世博会设计并制作了丝绸相框、领带、画卷,包括丝绸“小海宝”等一系列的产品。上海世博会向万事利定向采购的各种丝绸纪念品价值近5000万元。
在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不乏杭州制造的身影。位于滨江区的浙江德施曼机电有限公司负责安装调试世博会上的新型指纹锁;杭州天时印务有限公司承揽了法国馆宣传册的印刷,前期印刷数量就达到3万多册;浙江信诺科技有限公司供应给世博会一款打印各种优惠券的电子设备,等等。
剖析:一有阳光就灿烂的草根活力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草根经济”、“百姓经济”,根植于民间,活跃于民间,“一有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今天的小企业,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娃哈哈、万向、阿里巴巴;今天的个人创业者,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宗庆后、鲁冠球、马云。
哪里有商机,嗅觉敏锐的杭州民营企业就带着资金和人才投向哪里。从别人看不起的小部件起家,到在行业内称霸,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杭州的民营企业就是这样一个个壮大起来的。
北京奥运会举办、神舟七号飞天、上海世博会开幕,几乎中国历年的大事里,都有杭商掘金的身影。
有关专家认为,参与上海世博会等大事件的杭州企业,除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世界盛会这个形象展示平台和业务推广平台外,还能把参与盛会和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整合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借着这个契机,把企业和产品推上一个新高度。
现象: “隐形冠军”每年用40%的年利润搞研发
“隐形冠军”说的是全球最优秀的企业更多是一些闷声发大财的行业冠军企业。富春江畔的杭州飞鹰船艇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在行业外,这家企业默默无闻,在行业内,它却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中赛艇的主要供应商。
在北京奥运会上,运动员驾驶“飞鹰”赛艇获得了4金5银5铜的优异成绩。去年,“飞鹰”赛艇还被授予三个世界大奖。
现在,“飞鹰”又瞄上了伦敦奥运会。研发团队每天都在琢磨赛艇,大到船体结构,小到桨的长短、角度、形状,座凳的设计都是研发的内容。“飞鹰”董事长熊樟友期望研发的新型赛艇能够在伦敦奥运会上劈波斩浪。
国际赛艇器材委员会主席克劳斯是“飞鹰”的“智囊”,正是因为他,“飞鹰”才从成立之初的仿世界造艇大国德国的赛艇到现在的自主创新。这段时间,克劳斯又来到“飞鹰”指导工作。
年利润的40%投入研发,这是许多企业做不到的事情,但“飞鹰”每年都坚持做。
“赛艇就跟火箭一样,世界各国每年都在研发新的技术,争先恐后,要在伦敦奥运会继续成功中标,不鞭策自己怎么行?”面对不进则退的商场竞争,熊樟友带领“飞鹰”不懈努力。
剖析:创新提升企业活力指数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力量的注入,杭州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进军,从低成本的竞争转向高收益、高附加值、高科技的竞争,这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技术创新成为杭州民企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私营企业活力指数赢得很多分。
激烈的商战,使得民营企业比较注重新产品开发,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持续的创新,也让民营企业的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如今,寻求技术更新、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层次提升,已经成为杭州私营企业必修课,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现象:民营经济的“杭州模式”
民营企业一直是浙江经济活力的标志,可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暴露出中小民营企业产品低附加值、高度依赖出口和缺乏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大浪淘沙,这场金融风暴也让一批通过转型升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秀民营企业脱颖而出。
2009年,全国工商联正式公布2008年度“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排序结果,杭州有81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强民营企业”行列,比上年度增加8家,占全国的16.2%,占浙江省的43.78%。杭州上榜企业数连续第七次蝉联全国城市和浙江省首位。危机洗礼后的“七连冠”牢固确立了杭州民营经济大市的地位,也显示了杭州民营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除了本地企业的日益壮大之外,近年来杭州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民企“迁都”过来。杭州适合私营经济生根发展的肥沃土壤则加大了它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领着吉利、莱茵达置业等一大批企业纷纷将总部迁入杭州。
正泰太阳能凭借光伏薄膜领域国际领先的技术,开启了转型发展的全新时代。“为什么把转型升级项目放在杭州?”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回答是,杭州滨江区优越的环境,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的开发理念深深吸引了他。
剖析:杭州的创业土壤肥沃
杭州民营经济硕果累累。市经委党委书记兼主任赵纪来充满了自豪,他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由于杭州市政府为民营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强、生命力旺盛。”
杭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既不同于温州自下而上发展、政府开始基本以“无为”管理的方式,也不同于苏南的“政府推动”模式,而是坚持企业和政府“双轮驱动”。企业是主体,政府是牵引;企业是内因,政府是外因。
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既要有无数活力旺盛的“瞪羚企业”,更要有大企业、大集团这样的“大象”领军。杭州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政府和企业风雨同舟,为企业送温暖。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杭州民营经济取得了工业销售产值、商品销售总额、税收、新产品产值、省级及以上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等指标的倍增。杭州实现了从国有经济大市向民营经济大市的跨越,现在正在实现民营经济强市的“三级跳”。
权威分析:
杭州市统计局关于今年一季度杭州市民营经济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规模以上民营工业销售产值1158.35亿元,同比上涨33.2%,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50.3%。这组数据意味着什么?市统计局工业交通处副处长黄宏瞻解读:民营经济从数据看很火,基本恢复到了2007年的高峰水平。
2002年至2007年是杭州市工业发展的快速时期,产值年均增长22%,民营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达26.5%,高于全市水平。“到2007年达到高峰,民营工业的销售产值占据全市工业销售产值的半壁江山,现在恢复到了当年的状况。”
此前,由于受次贷危机影响,民营工业的销售产值同比增长率在2008年年底下滑到16%左右。
但为什么今年恢复得这么快?黄宏瞻分析,外需强劲是主要原因,而内需经过去年的各种措施拉动,其效应还在继续显现,加上现在大部分企业消耗的是以前的原材料,最近原材料涨价的成本还未转移到产品上,“据我们调查,许多民企的订单已经到今年6月了,可以说二季度无忧了。”
按照现在的民营工业销售产值来看,属恢复性增长。世界经济形势确实在回暖,不过,黄宏瞻对于外需还是有一点担心,“金融危机时,国外拒绝了订单,只是消耗库存。现在国外的库存消耗得差不多了,外需看似旺盛,实则是补库存,补库存的周期在半年左右,等库存补完了,接下来出口是否还会那么强劲就很难说了。”同时,美国的失业率还在11%-12%徘徊,国际经济回暖多以投资和政策因素拉动,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有炒作的可能,并不代表需求旺盛,“再加上拉动内需的政策效应会递减,这些导致了今后民营工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从数据看,黄宏瞻认为杭州的民营经济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被外需所左右,受大环境影响较大。
2009年,全市7000多家民营企业产值在亿元以下,只有600多家企业在亿元以上,民营工业销售产值主要集中在大规模的民企。黄宏瞻认为,现在企业转型升级恰逢其时,但要从中小企业开始,抓手就是改变小而粗的状态、改变恶劣的竞争环境。 (据每日商报 记者 郑旭萍 张哲 摄影 李颀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