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注
·浙江物流业如何转型升级?"信息化"成为共识
·浙江经济上半年保持健康较快增长 GDP同比增长13%
·科技官员与经济专家同台网聊:块状经济如何转型?
·吴晓波勾画块状经济转型蓝图
·146家龙头企业带动整体发展 品牌培育还需较长过程
综合消息
·中心镇集聚辐射渐成气候 温岭,转型有了新支点
·浙江产业要“借力”央企 切实改变“低小散”状况
·产业转型持续创新 恒逸:持续创新引领高端发展
·“十二五”宁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专家解读百姓热议城乡体制改革助力杭州新型城镇建设
典型报道
·学习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杭州三城合璧新愿景
·用创意改造传统产业 湖州纺企进军网游业
·舟山:利润率不足3% 出口企业"云集"水产业
·220千伏舟山大陆联网工程度"满月" 金德水到贺
·浙江民资涌入光伏产业渐成规模 朝阳待喷薄
图片新闻
5年发展胜过以往40年
科技创新造起电动汽车
宁波架起通向世博大桥
杭州湾新区要做新浦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转型升级不动摇 四大建设再登攀 > 综合消息 正文
企业家与网民共话转型升级 热点在互动中迸出火花

  “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我们这些搞工业企业的人曾经非常困惑,到底杭州要不要发展工业?杭州的战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连续第九次参加杭州市工业兴市大会的一位“资深”企业家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感慨不已。

  昨日举行的全市工业兴市大会,有许多企业家已多次参加工业兴市大会。“2000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兴市战略,持之以恒地走到今天。成绩已经可以看出来了,杭州实现了9000多亿的工业销售产值。”

  转型升级,企业是主角,企业家则是主力军。宗庆后、聂忠海、孙庆炎、汪力成……这些伴随杭州工业起飞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如今走在了转型升级的前头。昨日,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和6位企业家坐到了一起,共话杭州工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是一场话题略微高端的交流会,气氛却非常热烈,围绕着“杭州工业”和“转型升级”,企业家们侃侃而谈,在与网友和现场的媒体记者频繁互动中,精彩观点迭出。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是一个什么概念,该如何正确理解?

  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这既是一个概念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企业的努力,需要政府创造环境,也需要全社会的配合,简单的一句话,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就是我们原来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靠薄利多销的规模、靠过度消耗资源。甚至是以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来支撑我们工业经济的发展。转型升级就是要把工业经济从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主要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主要依靠管理创新,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

  转型升级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关键要实际成效。

  与会企业家也纷纷发言:转型升级,它不是专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像整个企业流程当中的调整和布局也是一种转型升级,作为杭州的企业都有一种共同的体会,我们要利用杭州现在的优势突出我们的资源,优化我们的资源配置,使我们的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加健康。

  2、转型升级要进行技术改造,技改离不开资金投入,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该如何破题?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创新并不神秘,它不是科技型企业的专利。

  生产果奶的那个时代,创新还是模仿的水平,一封6瓶果奶,其他企业6瓶都是一个味道,娃哈哈小小创新了一下,6瓶果奶6种口味,马上占据市场。之后,娃哈哈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在国内市场抢先推出纯净水,也是一种创新;现在,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了,娃哈哈走的是自主创新的路子。

  比方说营养快线,把牛奶、果汁、营养素加在一起,这个产品一年卖100多个亿,所以这个创新也是全方位的创新,也不是一定高新技术才创新,只要能够有利企业发展,能够推动企业发展都是创新。

  现在我们主要搞什么?我们希望向更高层次发展。现在老百姓的需求不一样了,以前饮料是解渴的,现在老百姓是生活富裕起来了,要健康长寿,所以要向保健饮料方面发展。

  公司最近在搞菌种,也就是说生物工程,那么菌种开发出来,人的身体更健康一些。最近“三高”比较多,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这些都是吃出来的,我们吃出来的病要用吃的办法解决它。看到我这个饮料能降低“三高”,正好满足市场的需求。

  3、一些宏观经济学家,概念理论很多,但落地的很少。现在提倡转型升级,但是碰到具体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路怎么走?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忠海:现在举国上下都在讨论转型升级,各个行业也纷纷打出转型升级的口号。实际上,转型升级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引领航向的导航仪,但并不是一个万能的法宝。转型升级说到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通过各种自主创新措施,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得国内外市场的话语权。

  我记得一个事情,我们很多大的冶金企业,前几年都一哄而上上一套新的生产线,这几年凡是上新生产线的企业并不是很好,没上的做得也不错。转型和升级是两个概念,升级原来叫什么,我们原来叫升级换代。你这个产品可能全部要淘汰,你这个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要升级,但是很好的不用升级。转型升级不能作为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装,转型升级是否成功,最终要靠市场来检验。

  条条大路通罗马,转型升级的路径多种多样。消费类产品转型升级的重点在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而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头戏则应紧扣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主题。

  4、转型升级仿佛离老百姓很远,它最终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庆炎:今天的年轻人可能没有尝到这个滋味——挂一个长途电话要等好几天。现在的人,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实现这个转变靠的是什么?依靠的是网络通信建设。

  当时有300多家搞通讯的企业,到现在还有几家企业。为什么一批批倒下去?这就讲到转型升级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器材到最后高速公路修通以后,没那么多要修了。我们从通讯电缆、通讯光缆进入每家每户。现在大家感到上网比较方便,但是在一个集中的时间就不方便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最后的一百米没有解决。还是电信号,这是一场改革,一项革命,这又需要有一个转型升级。

  还有环保弱电什么概念?垃圾处理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特别在我们当地,它是一个造纸工业园区,每天产生的垃圾和废气肯定是影响环境的,因为环保热电的上马解决了200多亿的排放,解决了一天几千吨垃圾的放置。两百多个烟筒排放的话,简单算一下,一年节约煤炭20多万吨,它实际上还有一个烟筒排放量的东西都是浪费掉了,我们相当于一年建一座中小型的煤矿,所以它既清洁当地的垃圾,又节约能源。

  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张平:传统的制药企业有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申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这个不是总部或者政府强求的,而是企业自己自发的,我们认为应该达到这个标准,不只是国家要求排放标准,同时在管理体制上达到国际的标准要求。

  5、转型升级,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是“创新”,如何处理转型升级中“新”与“旧”的关系?

  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一个企业从创业开始,从事某一个行业,或者生产某一种产品,它能够持续到现在,一定有它的道理。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就是把老的扔掉,去搞新的东西,就有可能新的没搞起来,老的也死掉了,所以转型升级有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从决定要寻找一个新的主业,到现在新的主业基本站住脚,我们已经持续了十年。我相信我们的医药,假如真正在行业当中能够有点地位,还需要十年。这不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没有放弃我们原来的老行业、老产品。

  贝因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谢宏:对一个城市而言,产业升级或者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认为首先找到自己的定位优势,扬长避短,这是非常重要的。杭州恰恰是土地矿产这些比较稀缺,但恰恰是文教、动漫、旅游非常发达的,这个正好是婴童产业非常需要关联的产业,所以当时贝因美在十年前正式定下来,作为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某种意义上,婴童产业是贝因美的一个产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因为这个产业是按照目标需求导向来定义的,到今天为止我们深有体会,贝因美的创新更多的是围绕这个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

  新闻追踪

  不会说话的鸭子在呐喊:

  名人不具商标优先权

  天王刘德华告板鸭刘德华之法律思考

  本报讯(记者李长灿)故事从一只鸭子开始说起。这只鸭已经无法先知“春江水暖”,因为它的屁股被剪掉,挂在鸭炉上享受日光浴,成了只板鸭。不过,它可不是只普通的板鸭,最近抹杀了不少菲林。因为它的名字叫“刘德华板鸭店”,被大名鼎鼎的影星刘德华发去了律师函,只因为二者同名。

  由头:板鸭傍上娱乐,变身“天王巨星”

  人鸭同理,出名都需要沾光。

  在天王巨星刘德华向四川崇州观胜镇的刘德华板鸭店发出律师函以前,这家有着30个年头的“老字号”一直默默无闻,虽有媒体称其为“远近闻名”,但至多只能算地方风味。

  板鸭是以鸭子为原料的腌卤食品。在以鸭子为原料的美食中,名气最大的吃法,肯定是号称天下第一吃的烤鸭。

  在农业部对中国四大板鸭做出的官方认定上,全国有四大品牌板鸭分别是江苏南京板鸭、福建建瓯板鸭、江西南安板鸭、四川建昌板鸭。中国食品总公司的《家禽与传统禽制品》一书中对此做出了明确记载。

  昨晚,记者在百度上搜索板鸭,找到相关网页约2,590,000篇。其中,大多数是关于“板鸭的做法(吃法)”、“板鸭的奇特吃法”、“板鸭怎么煮才好吃?”在此之前,板鸭一直在民间打拼,并未真正登上大雅之堂,是真正的平民鸭,连做法也纯手工。

  一场还没上演就收场的名誉侵权官司,火了这只板鸭。未来板鸭是否能取代烤鸭,而坐上美食的头把交椅,不得而知。

  尽管板鸭事件终于画上句号,但是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却刚刚打上冒号,留待评说。

  追问:如果同名同姓,名人是否有商标优先权?

  “名人不会因其特有的知名度而享有特殊的待遇,不论我国的商标法,还是外国的商标法,对名人与非名人申请商标注册都是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浙江泽厚律师事务所程行坤律师解释说。

  在《商标法》中,“优先权”有其特定的含义,指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第一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可以将在外国的申请日作为在中国的申请日。

  程行坤说,优先权的赋予仅仅使商标注册申请人获得时间上的优惠待遇。我国《商标法》奉行的是先申请原则,谁先提出申请,谁就有可能获得商标注册。

  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名字申请注册商标,但这是有条件限制的:第一,该人名是否具备商标法所要求的显著性,即是否具有识别和区分商品来源的特性;第二,申请注册商标者是否从事有关的经营活动(申请时要提交身份证明和营业执照,并且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商品和服务范围);第三,申请商标注册的人名是否侵犯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益,如是否侵犯他人姓名权、名誉权。

  不过,名人毕竟是名人,尽管没有优先权的优待,但还是有着非名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优势。与非名人的普通人相比,要说名人申请商标注册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名人证明其名字商标的可注册性要比普通人容易一些:一方面,名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比较容易证明其名字商标的显著性;另一方面,名人享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比较容易证明其名字商标不会与他人的姓名发生冲突,不易招致“搭名人便车”的嫌疑。

  记者手记

  明星的归明星,法律的归法律

  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名字申请注册商标。刘德华板鸭申请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个新闻事件再次证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都是没有区别的。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一旦发现自己的形象及确认因素有价值,应该像四川的刘德华一样尽快寻求知识产权法等法律的保护。

  明星因其影响力巨大,常有一些不法商家冒用其头像或姓名牟利,对其名誉权构成了侵犯。但这并不意味着,明星的名誉权就比老百姓的名誉权高一等,老百姓也有自己的不容侵犯的名誉权。

  明星维护自身名誉权不应搞“扩大化”,应该让明星的归“明星”,让法律的归法律。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