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7日讯南北形成犄角之势的台州沿海产业带,从规划图纸上看,像一只只巨人的脚印,在东海之滨的台州湾畔留下了深深的踪迹。
自4月初以来,我们沿着巨人的踪迹,从不久前与台湾实现直航的玉环大麦屿港出发,由南向北,途径温岭、路桥、椒江、临海,直至当年孙中山先生考察过的三门健跳港,横跨6个县(市、区),前后耗时两个月。
一路行来,我们看港口、入园区、进企业、访乡镇,与当地领导座谈,和沿海开发建设者交流,听沿途百姓心声,看沧海桑田变化,想未来发展远景,让人胸生豪气,心潮澎湃。
两个月间,所见所闻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台州最大的潜在资源是海洋,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海洋,未来的最大希望也是海洋。广阔的海洋是台州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
盘点从暮春到初夏的沿海之行,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处于大转型时期的台州,需要大战略推动大转型,大转型才能实现大发展。几届党委政府痛下决心作出的沿海开发战略决策,体现了敏锐的时代眼光,具有前瞻性;体现了理性的科学思维,具有务实性;体现了为民的执政理念,具有持续性,必将推动台州从“沿路时代”迈向“滨海时代”。
(一)
台州人有海的大气,也不乏“靠海吃海”的本领。但以往还是以小打小闹为主——掏小海、撑小船、捕小鱼、靠小港。
台州人真正开始准备“大规模吃海”的重要时间节点是2003年。当年,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发展战略,精心规划,提出“发展重心东移、加快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这是一个具有超前眼光的重大战略决策。
开发海洋蓝色国土,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时代潮流。2003年,我国制定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随后,沿海省市分别确立了独具特色的沿海开发战略。
台州陆域资源十分有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陆地非再生资源加速消耗,特别是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要素制约日益严重,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与有限的陆域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州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巨大,拥有8万多平方公里海域、相当于陆域面积9倍。台州新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当时的市委主要领导在多次调研中反复强调:“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广阔的海洋,引导台州经济从内陆时代迈向陆海联动发展的时代。”
人们认识、接受一个新事物,总是要有个过程。沿海开发,对台州人民来说,是个全新的事物。一开始,不少人心存疑虑,认为陆域还没开发好,现在去开发沿海,是不是条件还不够成熟,时机还没到?
决策作出的过程,也是一个集思广益、形成共识的过程。经过讨论、争论、调研、外出考察,沿海开发在台州广大干部群众中逐渐形成共识。台州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打造产业升级主平台”。
从决策之日起至今,台州在勾画的760平方公里沿海产业带主区域内,已围垦滩涂7.5万亩,在围29万亩,总的基础设施投入超过130亿元,沿海高速项目审批已进入国家层面,台金铁路拟纳入省“十二五”规划,三门核电已经开工,大石化有望落户,入园企业有1000多家。短短七八年间,气势宏伟的台州沿海产业带已经初具形态,将成为产业升级的主平台和台州湾循环经济的集聚区。
从战略层面作出“开发沿海”的决策,这在台州历史是第一次。这种决策,即使放在全国滨海城市的范围来看,也是具有超前性的。假如历史可以假设,那么我们不妨作个假设。假设当初台州没有在较早的时间不失时机地提出“沿海开发”战略并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那么,台州就可能部分丧失甚至完全丧失了开发沿海的先机,台州时至今日很可能还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为寻找产业升级的主平台而处于苦苦探索之中。
(二)
“靠海吃海”,怎么吃,从哪里下嘴?历史上有经验,滩涂围垦在台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秦海变汉涂”;自然界有规律,台州不少地方在千百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所谓“沧海变桑田”。
所以,无论是从尊重自然规律这方面来看,还是朝汲取历史经验那方面来说,沿海开发,首先要从滩涂入手。
但是,放眼四海,今日之围海造地,不是历史上的“小搞搞”,也不是顺其自然的“慢腾腾”。台州海岸线上巨人的脚印,每一只都是数万亩,甚至数十万亩;围成时间,短则数年,长则十几年或数十年。
时代的发展再次选择了围垦。面对这么大规模的围垦,要求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围成,既需要“精卫填海”的勇气,也需要“愚公移山”的意志,更需要“靠海吃海”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陆域面积较小,人地矛盾突出,围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大规模的围垦也会对海洋环境资源保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能坦诚地承认这点,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辩证的态度。我们眼睛向海,向大海要地要空间,这无可厚非;但不能与大海“交恶”、“闹矛盾”,需要与大海和谐相处。这是一种科学发展的理念。
为此,省政府于2005年发出了关于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的通知。通知指出,“滩涂是我省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要坚持科学围垦,进一步完善滩涂围垦规划”。而早在1996年11月,省人大审议通过了《浙江省滩涂围垦管理条例》;2002年7月,省政府批准了《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分别从法律法规层面对滩涂围垦加以指导,对海洋开发加以保护。
作为在大规模滩涂围垦方面“先走一步”的台州,无疑也吸收了更多的“科学元素”。2004年9月16日,台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滩涂围垦造地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意见》开宗明义指出,“要重视和保护海洋环境,有效合理地利用滩涂资源”。
两个月的沿海行期间,我们看到,无论是规划上的要求,还是现场作业区的实践,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做到老滩涂围垦成陆与促淤形成新滩涂相结合,积极创建人工湿地生态环境,一些海域的海洋文化保护工作也在及时跟进。台州无人岛屿众多,如何科学有序开发无人岛屿,把它们变成生态岛、旅游岛、物流岛和绿色产业岛,这在沿海开发的规划和具体实践中已逐步得到体现。
如果说滩涂围垦是在面上铺开,那么港口开发则是在点上突破。台州一直在寻找一个能撬起经济腾飞的大港口,撤地设市、异地建市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椒江有个海门港,期望能以海门港为依托建立中心城市。“沿海开发”战略实施之初,市委市政府就突出“两手抓”,一手抓滩涂围垦,一手抓港口开发。当10年后,人们在海门港不远处的临海东部,惊喜地发现有一个大港口“胚胎”——头门港时,台州上下为之振奋。今年的台州市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把港口开发作为沿海产业带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重点抓好头门港和大麦屿港开发。”
港口这个“点”真是抓准了。第四代现代化港口,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港口,而是国际物流枢纽。南有乐清湾的大麦屿港,中有台州湾的头门港,北有三门湾的健跳港,由三者为主组成的台州港将成为台州“服务浙江、连接内陆、面向世界”的桥头堡。
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认识“靠海”的传统意义,开始以科学发展的思维来谋求“吃海”方式的转变,当代台州人赋予了“靠海吃海”这一古训更多的时代内涵。
(三)
沿海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世纪伟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靠几代人才能完成。
自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以来,台州几届党委政府不管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是收紧还是放松,任凭国际经济环境是趋好还是向坏,始终坚持“沿海开发”不放松,不事张扬,埋头做事,任劳任怨地为下一届的“沿海开发”打基础。
对台州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加以标定的是市三届二次党代会。这次会议提出,“加快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实施工业经济重心东移”。
而市三届三次党代会提出,“抓紧出台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与管理意见、考核办法、产业导向目录、工业项目准入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这是从具体操作层面作了规定。
“海上台州”战略是市三届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的,要求“以规划编制为龙头、港口开发与滩涂围垦为突破口、沿海产业带建设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务必取得新进展,展示新形象” 。
要上升到省级层面加以开发,这是市三届六次党代会对沿海产业带建设的要求。会议强调,“紧紧抓住省里重视抓好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的重大机遇,着重在深化规划、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完善生活配套、加强滩涂围垦、强化招商选资和引进重大项目、抓企业开工投产等方面下功夫”。
今年的市三届七次党代会则把“沿海开发”作为首要战略,作了全民总动员,并称“这是拓展发展新空间、优化生产力布局、重振台州雄风的关键之举。必须横下一条心,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以大港口开发为龙头,以大产业集聚为重点,以大配套建设为支撑,以统筹协调为手段,坚持陆海联动,共同打造台州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体制创新的先导区、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和滨海的新城区”。
回顾自市第三次党代会后的历届党代会报告,尽管每年的经济形势有所变化,报告主题有所不同,工作重点各有侧重,但对“沿海开发”始终着墨较多,对战略的实施无不一以贯之。这些战略、思路和举措既做到一切从台州实际出发,又与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省委“两创”战略和“四大平台”建设以及“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项目十分吻合。
政绩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沿海开发的前期、初期工作,更多的是打基础,更多的是隐性政绩。尽管在开发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遇到这种那种的问题,台州几届党委政府始终不渝、一如既往地坚持沿海开发,决心不变,力度不减,节奏不松,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一种放眼长远、胸怀全局的能力,如果没有一种应对危机、科学发展的智慧,如果没有一种“打基础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滨海城市的转型,本质上是属于海洋文明的召唤。台州从“沿路时代”走向“滨海时代”,正是顺应了全球沿海城市滨海化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滨海城市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沿海开发大战略的实施,必将推动台州发展大转型,促进台州大发展。据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