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网 > 各地动态 正文
因卡惹"罪" 宁波去年信用卡犯罪案件增加4倍多

   浙江在线01月05日讯 岁末年初,有一件事必须向读者朋友作一特别提醒。那就是信用卡的透支问题。

  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称,去年,他们受理的恶意透支型信用卡案件呈井喷态势。2009年,全年查处的信用卡犯罪案件为131件,而去年,则达到了560起,竟是2009年的4倍多。

  据介绍,增速快、形式多、职业化现象突出,是当前信用卡犯罪的三大特点。

  在此,记者特地实录如下典型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文规定:

  如果透支本金在一万以上,经过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犯罪。

  其中,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

  案例一

  被“冒名”申领

  王先生成了“冤大头”

  鄞州区五乡镇的王先生2010年不小心做了一次“冤大头”。有一名男子冒用他的身份在8家银行做了额度不同的信用卡,或透支不还,或逾期还钱,结果对方没怎么样,王先生的信用记录却被抹了黑。

  2010年年初,王先生在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时,发现自己竟有多张信用卡透支逾期归还的记录,而实际上他根本就没办理过这些信用卡。

  无缘无故背了黑锅的王先生当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鄞州区经侦大队接报后立即展开调查,发现有人在2008年冒用王先生的身份,在8家银行办了额度不同的信用卡,透支使用后将卡注销,这些卡有些尚未还款,有些逾期归还。

  经过公安机关的深入侦查,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浮出水面,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该犯罪嫌疑人竟然与报案人不但同名同姓,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犯罪嫌疑人交待当时他通过一家非法信用卡中介提供的王某的资料,办了张假身份证,做了这些信用卡。

  2010年7月6日,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其行为已经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法院当庭宣判对其处以有期徒刑两年。

  特别提醒:

  必须管好自己的身份证

  像这类捡拾他人遗失信息,获取他人身份资料,冒用他人身份办理或代办理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消费的现象,去年时有发生。

  不是本人身份证,也能办出银行卡吗?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宁波一家知名银行信用卡部的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由于银行间竞争激烈,一些发卡银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拉客户,导致银行对信用卡申请人背景审核工作不到位。

  “有些银行甚至根本不与申请人见面,只要拿到身份证,打几个电话,简单提问后,就给予发卡,这让一些心术不正者有了可乘之机。”

  “避免被人冒领信用卡,最关键的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每个人都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不要图方便选择过于简单的密码,同时注意不要在公开场合或是网络上透露个人信息,就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犯罪。

  有关专家就此强调四件事:

  第一,申请办理信用卡要直接到银行柜台或有经银行授权的正规营销机构,这类营销机构都不需要缴纳办卡费用;

  第二,不要委托他人代办信用卡。如需提供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申办信用卡时,要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例如:“谨供申办某某信用卡用”并盖章,以防止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第三,信用卡开卡所需的身份证等证件号码,要严格保密,信用卡开卡后要及时将初始密码更改为新密码;

  第四,身份证丢失后,应当立即到公安机关挂失。个人身份证号码不要随意在网上透露。

  此外,接到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有关信用卡卡号、银行账号等敏感的个人账户资料时,必须拒绝。因为银行工作人员是不会向持卡人询问这些个人账户资料的。

  案例二

  此“卡”养彼“卡”

  最终欠下一屁股的债

  市民王先生是一位信用卡用户。有一次,朋友陈某说可以帮他“养卡”:替其按时还信用卡的欠款,以免在银行留下不良信用记录,不过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王先生答应了,但他根本不明白何为“养卡”。2010年10月,王先生接到了银行的催讨。这时,他才察觉陈某有问题,于是向江东警方报案。

  原来,陈某帮王先生还款后,又设法将金额套现。他到一些大型商店刷王先生的卡买东西,并要求将货物给指定的收货人。随后,陈某再以这些货物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收货人收取现金,从而达到套现的目的。这样,他不但赚到了替王先生“养卡”的手续费,还能利用套现的资金做下一笔“养卡”的生意。

  但问题是陈某的生意链突然出了故障。于是,陈先生就成了恶意透支者。

  特别提醒:

  犯错误者多为“80”后

  所谓信用卡“以卡养卡”,是指持卡人通过申领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利用持有的信用卡还款时限间隔,通过向“养卡”专业人支付一定费用,由“养卡”专业人经过非法经营的POS机套现渠道,循环使用持有的信用卡额度偿还透支的信用卡欠款,使持有的信用卡不致出现不良记录。

  警方告诉记者,“以卡养卡”的主体是年轻人,“80”后为高发人群。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信用卡消费最吸引人的地方。年轻人容易接受新的消费理念,然而,他们的自制力较弱,最容易过度消费,再加上一些年轻人毕业后没有固定工作或者工作更换频繁,收入不稳定,从而很容易使他们跻身“以卡养卡”族。

  “以卡养卡”貌似能使持卡人暂时受益,但实际上风险巨大。警方提醒大家,密码和信用卡由养卡人掌握,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一旦养卡专业人套现后不及时进行还款或不还款,将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和引发与持卡人的纠纷,甚至引发恶意透支,构成犯罪。

  另外,持卡人每月必须向代还人交纳一定比例的代还费用或套现费用,无疑也给持卡人增加了还款的压力。为了实现“卡付卡”,持卡人每个月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去周转每张信用卡的额度,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笔不小的时间成本。

  而不法中介为了自己牟取高额的套现手续费,根本不顾套现对持卡人可能产生的严重危害后果,反而不断打着“免息贷款”、“快速贷款”的幌子,通过各种广告诱惑持卡人前来套现。

  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一旦陷入,接踵而来的将不仅仅是经济悲剧。

  案例之三

  欠款虽然还清了

  但还是被刑事拘留

  “有了这一次教训,下次打死我也不会拖欠银行贷款了。”2010年6月6日,在宁波市公安局北仑区分局,嫌疑人王某后悔地告诉民警。

  王某,原北仑区某金属材料厂的总经理。由于生意上遇到资金缺口,他在2007年3月到2010年1月这段时间里,屡次使用一张某银行信用额度为5万元的贷记卡消费、提现达11万多元,在逾期10个月后,经发卡银行多次催讨仍拒不还款。

  2010年2月,在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后,王某虽然还清了所有欠款,但依旧被刑事拘留,并面临着法院的判决。

  特别提醒:

  恶意透支万元以上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四款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犯罪,应当追究行为人相应的刑事责任。

  200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就信用卡犯罪问题作出了最新的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的第六条明文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记者了解到,该司法解释还对恶意透支的数额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凡是恶意透支在1万元以上,就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恶意透支在1万元以下就没事。事实上,警方也将依法追缴违法所得,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行为人处以行政拘留或罚款。

  警方提醒大家,在办理信用卡前,一定要细致了解各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记账日、最后还款日等规定。同时,刷卡消费产生的欠款到期后,要及时联系银行偿还,切莫抱有侥幸心理,并采取躲避银行工作人员、变更联系方式、居住地址等方式试图躲避债务,这些做法最容易导致民事责任转化为刑事责任。

  相关链接

  恶意透支指的是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的信用卡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仍不归还,数额较大的行为。

  “超过规定限额”是指超过信用卡章程和领用信用卡协议明确规定允许透支的限额。

  《银行卡管理办法》规定,个人卡单笔透支以2万元为上限,月透支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单位卡单笔透支额以5万元为上限,月透支余额不得超过10万元或其综合授信额度的3%;外币卡的透支额不得超过持卡人保证金的80%;180天以上的月均透支余额不得超过总透支余额的15%。

  “超过规定期限”则是指超过信用卡章程和领用信用卡协议明确规定允许透支的期限。《银行卡管理办法》规定,最长期限为60天,实践中一般各发卡银行规定为30天。

  “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即自收到发卡银行催收通知之日起三个月仍不归还。一般认为,经银行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不还的,即可认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何为“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10000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

  据宁波日报 记者 金晓东 通讯员 刘建华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交通集团浙西公司多措并举预防职务犯罪
·宁波奉化DIY老太的低碳生活(组图)
·瞒着家里人男子卖房炒股套牢 老婆气得起诉离婚
·花99元吃188元的料理 同城团钓走宁波不少网友的钱
·为抢一分钟 宁波一司机动手打人结果赔了5000元
特别策划 更多...
浙江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
·皮革制胶囊,治病还是致病?
·【特别策划】老酸奶再陷添加剂风波
·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志礼访谈
·浙江在线联合省高院直播知识产权庭审案例
·“平安浙江”建设新闻发布会 现场直播
平安时评 更多...
·闯黄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危险之举
·钱江晚报:别让子弹乱飞
·钱江晚报:烂尾楼的账,轧得平么
·青年时报:“换马甲”换不出机场费正当性
·钱江晚报:山寨救护车 哪来的生存空间
·钱江晚报:到底是什么让法官“眼花了”
平安发布 更多...
·5月15日起浙江省高速公路按实际行驶路径里程收费
·杭州:运河闸弄口段恶性杀人抛尸案 警方悬赏协查
·早晚高峰还车难 杭州再划出18个公共自行车储车点
·杭州警方征集运河命案破案线索最高奖励5万元
·杭州交警集中常态整治违法停车 更人性更实际
合作媒体  
主要成员单位网站  
廉政在线 浙江组织工作网
浙江文明网 浙江法院网
浙江检察网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 省教育厅
省民宗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建设信息港
浙江交通网 浙江农业信息网
浙江林业网 浙江卫生网
省安监局 省环保厅
浙江统计信息网 省工商局
省海洋与渔业局 省质监局
省粮食局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共青团 省妇联
省公安边防总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