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加解决后顾之忧
浙江人民扭起欢快的“秧歌”
扭秧歌,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每当欢快、幸福的时候,秧歌总会扭起来。经历了“十一五”发展,浙江人民的收入提高了,社会保障制度更完善了,政府让生活更美好了,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憧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尽情扭动身体,为幸福生活跳起欢快的秧歌呢?
第一年,村里原本只涂了水泥的房子现在都贴上了瓷砖;第二年,空空的房屋内摆满了现代化家电;第三年,不少人开上了小汽车……
在省人大代表、建德市三都西红花专业合作社社长王跟法眼里,这五年,村民的变化是能用眼睛真真实实看到的。
“2006年,西红花价格每公斤在1万元左右,现在每公斤达到了3万元,从这两个数字上,就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增长了不少。”王根法说,现在西红花已经卖到了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村民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浙江人民的收入提高了,社会性保障制度也更加完善了:生病时,医药费可以报销;失业后,政府帮扶;退休后,按时领养老金;遭遇变故时,社会有救济……政府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了。
“十一五”期间,我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很多空白点被消除,一张更加细致结实的“安全网”覆盖到每一个人,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逐年上升。
“5年里,浙江推行了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后有了养老保障,不再为生活而奔波。”省政协委员、杭州三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晓莺说,经济成果全民共享的做法值得肯定。
陶晓莺以自己的公司举例说,三替集团有3000多员工,每人每月缴纳社会保险500元左右,一年一个人就需要增加企业成本6000元左右。”一年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公司愿意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
“老有所养,让浙江人民没了后顾之忧。”陶晓莺说。
数说“十一五”:
浙江成中国首个农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省份
五年前,浙江政府提出,力争到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左右。
2009年浙江成为中国首个农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省份;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分别达到27000元和11000元,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
民生保障方面,2007年下半年开始,杭州、宁波、嘉兴等地开始探索实施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浙江省养老保险从企业职工向城乡居民延伸。2008年10月1日开始,浙江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了省内“自由漫游”。
从2010年1月1日起,我省各地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10年9月底,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4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