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0日讯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普陀区深入实施乡土人才工程,开展乡土人才职称评定工作,通过群众骨干带头创争、推动发展的示范作用,从党内创先争优向引领全社会创先争优延伸,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美丽海岛”建设热情,营造共建“美丽海岛”的浓厚氛围。
一是围绕“美丽海岛”建设选才评才,在分类评定中“明定位”。根据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情况,把乡土人才的评选划分为文体类、经营类、生产生活技术类等类别,每个类别又进行细分,如生产生活技术类乡土人才包括建筑师、工艺师、农技师、园艺师、烹饪师等,使广大基层群众都有机会、有条件纳入相应的评选范围。评选采用个人自荐、网格内群众举荐、经济合作社推荐相结合的方法,评选结果在社区(村)进行公示,并按照“特级”、“高级”、“中级”、“初级”或“一星”、“二星”、“三星”等次,合理评定乡土人才的等级。通过“以赛代评”涌现一批、“技能认定”培养一批、“骨干引导”带动一批、“组织建设”打造一批等措施,采取劳动技能竞赛、乡土才艺展示、网格大比武等形式,力争基层每户家庭都有1名以上的乡土人才,截止2010年底全区共挖掘出了10487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实用人才,促使各类乡土人才找准在“美丽海岛”建设中的定位,搭建了基层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一线的创先争优平台。
二是围绕“美丽海岛”建设育才用才,在广泛培育中“强队伍”。引导乡土人才当好创业致富领头人、服务群众示范员、美丽海岛建设员,主动服务“美丽海岛”建设。当好创业致富领头人,发挥乡土人才在创办专业合作社、渔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的主体作用,乡土人才中的党员每人承诺一项带领群众致富的内容,引导周边群众投身创业富民行动。如展茅街道乡土人才、“高级五匠师”史海明带头组建五匠协会,带领50余名群众共同致富。当好服务群众示范员,发挥乡土人才专业特长,组建了文艺、农技、园艺、建筑等特色服务团队,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区各类乡土人才专业服务团队已累计开展送服务活动1246次,服务群众21130人次。当好美丽海岛建设员,广大乡土人才带头美化人居环境,开展庭院绿化,支持中心村规划建设、村庄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弘扬优秀农村传统文化。如朱家尖南沙社区梓岙村乡土人才、“渔农家乐初级经营师”朱国松主动参照门前三包经验,落实认领门前屋后环境卫生和绿化养护,有效提升美丽海岛长效管理。
三是围绕“美丽海岛”建设聚才爱才,在强化保障中“促激情”。实行挂牌制,把乡土人才的身份在门庭上、在社区(村)里亮出来,精心培育和挖掘了一批具有一技之长、在美丽海岛建设中成绩突出的乡土人才典型。在给荣誉的同时,通过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待遇倾斜等方式,使乡土人才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如对于评上中级以上职称的乡土人才,可优先推荐申请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通过深化“三培养”工作机制,坚持把年龄合适、政治坚定、文化程度较高、思想素质过硬、群众口碑较好的“优秀乡土人才”纳入组织培养的视野,通过乡镇(街道)党政班子结对、网格服务团队和网格党小组联系等方式,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把优秀的乡土人才培养成党员,把优秀的党员乡土人才培养成社区(村)后备干部。通过乡土人才的评选、培育、激励保障,使取得相应乡土职称的群众感觉到了自己有身份、有地位,被重视、被尊重,如展茅街道沙井社区乡土人才、“中级五匠师”李斌忠、“初级厨艺师”史存芬两夫妻经营的圆缘农家乐,自评上乡土人才后,弘扬公德、诚信经营、名声在外,到其农家乐消费的顾客络绎不绝,等等。通过实施乡土人才工程,使得更多的乡土人才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倡导文明新风的骨干力量,有效引领广大基层群众投身“美丽海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