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对官兵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满足这一需求只能靠能力素质的有效转型和全面提升。近年来,各级培养信息化人才尽管非常努力,但人才匮乏仍是个大问题。这并不奇怪,军队毕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培养人才毕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注重了培养效益?
人才的标准内涵是一个时代概念。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呼唤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能力素质,如果说过去只需吃点苦、受点累、流点汗便可实现的话,信息化时代还需加上博学、善思、巧练,非得下更大的功夫不可。现在上下各级都喊“人人都能成为人才”,但实事求是地讲,要想把人人都培养成合格人才绝非易事,而要把人人真正培养成信息化人才更非唾手可得。现实工作中,那种上几堂辅导课、参加几次培训,懂得几个名词术语、会简单操作计算机,就以为能应付得了信息时代战争的所谓“培养”,显然是把问题看简单了。
基于目前官兵的素质基础,我们不能笼统地提“人人都是信息化人才”、“把每个官兵都当信息化人才来培养”等一般性口号,而应当承认人才的差异性、层次性,承认人才培养的艰巨性、长期性,注重分类型、渐进式培养。当前,尤其要弄清楚“什么是信息化人才”、“哪些是信息化人才”等基本问题,定准目标方位,选择正确的突破口,切实做到有的放矢、重点推进。太高远、太宏大、太宽泛的指标要求,听起来令人振奋,落实起来却很难。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如果缺乏科学求实的态度,蓝图描绘得再美妙也无法实现。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军人成长进步、创造辉煌的起跳点和起跑线,也是培养人才必须要跨的第一台阶。现在常讲“日新月异”的新形势,讲“知识爆炸”的新时代,都非常有道理,确实必须加快人才知识更新的速度。但有专家也同时指出:“基础知识每40年至50年才翻一番。”也就是说,基础知识的更新周期还是比较长的,一旦较好地掌握,可以受益终身,于时代发展不会“过时”,于人生创造不会“失效”。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最基本的才是最有用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基础,如果连最起码的知识和技能都掌握不牢,即便再超前的作战思想、再高超的指挥艺术、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难以转化成摧枯拉朽的力量。培养人才无疑需要登高望远、勇攀高峰,但不能眼高手低、贪大求洋。现在一些指挥员高不成低不就,新的知识技能没学会,传统的实用技艺又忘记了。考核条件稍作变化即无所适从,训练环境一复杂就一头雾水,这类问题值得深思。注重打牢人才的素质基础,看似是慢功夫,实则是走上了人才培养的快车道。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此中道理应该不难理解。
“常规不破,人才难得”。培养和造就信息化人才,远比其他一般性工作难度要大得多,如果不拿出点雷霆手段,不采取点超常举措,决然不行。超常举措贵在“超常”、难在“经常”,关键看是否定下决心,排除万难,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和精神。想当年,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条件艰苦简陋、战事频繁紧张的情况下,先后开办了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下决心把一线将领抽调到延安集中学习,从而培养了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发展壮大了军队。这种战略眼光和战略行动,是对超常举措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我们当下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生动教益。
加强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我们不能只说“狠话”而不下“狠劲”,不能仅讲在会上而不抓牢在手中,也不能以突击式、运动式的思维来推动。大凡搞成运动的,便避免不了来如潮涨、去如潮落,总是避不开涨潮时的冲动和退潮时的寂静。回忆过去,审视当前,一些单位把人才战略工程当作“眼球工程”、“政绩工程”,举措很给力,兑现很乏力,已成为制约人才发展、抑制人才活力的一大障碍,表面热闹的背后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一个滚动发展、永续创新的过程,惟有遵循规律、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形成人才辈出、龙腾虎跃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