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学习史。浙江要始终走在科学发展的时代前列,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超越。
浙江人的精神血脉里流淌着兼容并蓄、励志图强、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好学之风和创新精神。这是一种学习的品质。
面对匮乏的资源、艰苦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敢于“吃螃蟹”、争喝“头口水”的浙江人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勇于化解观念梗阻、突破体制藩篱,向群众要智慧,向实践要办法,向问题要答案,赢得了体制机制上的先发优势,从一个资源小省蝶变成一个经济大省,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全国第一,谱写了一曲曲奋勇拼搏的奋斗之歌。这是一种学习的典范。
特别是经过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大规模调训和轮训,为期10多年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科学理论的活力,在浙江人的文化烙印中充分涌流;科学理论的威力,在创业创新的实践中不断体现。这是一种学习的创新。
秉承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怀揣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理想,浙江走进了人均生产总值从7000美元向1万美元跨越的新阶段。
在新的阶段,浙江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结构性、素质性、资源性、体制性和社会性矛盾仍有待破解,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
形势逼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有领导干部感叹:“现在的领导越来越难做了。”对于这种恐慌,毛泽东同志很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反观当前的一些领导干部,推动GDP增长的本领较强,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本领略显不足;抓经济工作本领较强,但是抓社会建设和民生工作本领略显不足;抓硬实力本领较强,但抓软实力本领略显不足。
如何全面提升和增强本领、克服恐慌?
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要在学习中研究解决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问题,要在学习中研究解决再创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的问题,要在学习中研究解决增强发展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问题,推动浙江在新的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走在前列。
(四)以学习绘就“十二五”宏伟蓝图,让学习之光照亮前进的征程。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历史意义。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之计在学习。
面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需要新气象。
新气象不是风吹即来的天上云,不是自天而降的空中雨,而是历经电闪雷鸣洗礼的彩虹,是经过学习的修炼而产生的新颖的思想意识、最佳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工作作风的“化学反应”。
学习成常态,工作才能进状态;学习成起点,事业才能有支点;学习成风气,发展才能添力气。
描绘“十二五”的新气象,要牢牢抓住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这个载体,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和富民强省、社会和谐这一根本目的,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重要契机,在学习中激发创业热情、迸发创新智慧、鼓足发展干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能力。
平台立,高楼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我们时时学、处处学、创新学提供了广阔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要更加主动地组织学习、更有效率地科学学习、更有目标地坚持学习,不断拓展学习领域、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学习成为在文化激荡的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尚方宝剑”,成为在波涛汹涌的资讯大潮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还处于深化认识和逐步推进阶段,有许多措施办法需要摸索,有许多工作机制需要完善。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树立全新的理念。克服“应景学”、“应付学”、“应急学”的不良风气,产生自发的、内在的学习动力,终身学习;着眼党员干部的全面均衡发展,保持每个党员的创造性活力,全员学习;真正使学习的过程成为解决思想问题、推动工作实践的过程,学习工作一体化。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掌握科学的规律。把握永葆先进性这个根本点,把握持续学习这个基础点,把握不断创新这个核心点,把握领导带头这个关键点,把握完善机制这个支撑点,把握促进发展这个落脚点。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有效的方法。不仅要重视个人学习,而且更关注组织学习;不仅要重视向书本学习,而且更加强调向实践学习;不仅要重视向朋友学习,还要注重向对手学习;不仅要重视学习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提升组织的适应力、创造力、竞争力、生命力。
以学习掀起机遇的盖头,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这个大有可为的伟大时代,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将更加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