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公务员作为特殊的职业人,既有来自个体在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烦恼与忧愁,也有来自职场、家庭、社会的压力。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亟需引起关注。杭州市余杭区已启动公务员心理健康促进项目近3年,是我省目前公务员心理健康工程唯一的试点地区。
在杭州市余杭区信访局大楼里,206房间显得有些特别:门口挂着“健康家园”的牌子,一进门,可以看到小圆桌和靠椅,还有精美的小饰品,感觉像是一个咖啡吧;再往里,摆放着一张放松椅,放松椅前有一台电脑,电脑里传出悠扬的音乐。
“健康家园,是专门给信访干部精神减压用的,休息时间可以在这里聊聊天,也可以听听音乐。”余杭区信访局局长蒋叶华说。
目前,余杭的信访、公安、总工会、妇联、塘栖镇等单位都设立专门针对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室。
心病治愈是难题
余杭区的一份调查显示,该区公务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在采访中,余杭区有关部门向记者提供了具有典型性的案例——
案例A:拆迁干部的“火药味”
张海(化名)是余杭区某乡镇拆迁办干部,30多岁,平时主要工作是巡查农村的违章建筑。去年10月,他在某村发现一处非法占地的房屋,拍照留底后交给了执法部门。不久,该房屋被执法人员拆除。但由于他之前拍照时,被房主看到了。于是,房主便迁怒于他,纠集几个村民将他暴打一顿。
张海多处受伤,被送进医院。此后,他突然“性情大变”,原本老实巴交的他,见人便摆出一副要和人打架的样子,情绪十分激动。
万般无奈之下,家人陪着他求助心理咨询师。心理专家发现,张海表情僵硬,说话满是火药味,便给他做了一次心理测试。结果显示,他内心的敌对情绪非常强。如果这种情绪再不宣泄,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心理专家特地把张海带进了一间宣泄室。宣泄室里摆放着橡皮人、沙袋、缓冲墙、充气球等各种用具。
专家说:“你把最讨厌的人的名字写在橡皮人上。”张海点点头,贴好写有名字的纸条,他对着橡皮人一阵狂打,又打了沙包,前后持续了约半小时。他觉得不过瘾,之后又来打了两次。一个多月后,他基本恢复了平常的状态。
案例B:副局长偷藏安眠药
赵民(化名)是余杭区某机关的副局级干部,40岁出头。然而,去年11月,他在单位领导的陪同下,找到了心理医生。原来,最近半年多,他的情绪突然变得十分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以前喜欢摄影,半年来却没摸过相机。晚上辗转难眠,凌晨一两点就醒了。工作状态更是“一塌糊涂”:时常对着墙壁发呆,领导交代的任务应几声后就没下文,对同事则爱理不理。由于他性格偏内向,妻子虽然很担心,却也没去过问。
与心理医生交谈时,心理医生对他说10句,他基本只回答一句。谈话间,他多次感慨:“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医生认为,赵民得了抑郁症。医生了解到,他工作压力大,在单位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由于他性格偏内向不会找人倾诉。久而久之,心理上出了问题。
于是,医生一方面对他进行药物治疗,一方面给他做了8次心理辅导,调整他的认知。
约两个月后,他又变得开朗,也爱笑了。他的妻子专程上门来感谢心理医生。原来,她无意中发现,赵民在家里偷偷藏了两瓶安定片。这些药片,是他分多次看病时配的,准备“想不开”时服用。
心理健康问题多
目前,公务员正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之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的一份行业心理健康问题报告显示,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29.3%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在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约占10%,比其它职业群体都要多。
在省心理卫生协会的指导下,余杭区曾对该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一次摸底调查。调查共收回问卷390份,其中男性305人,女性8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3.8%。
调查显示,在生活质量状况上,公务员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程度,都明显低于一般人群水平。公务员普遍反映压力较大,以工作负荷、住房、社会不理解、职业发展问题等方面的压力为主,其中工作负荷最为明显。
余杭区信访局在实践中,探索了“AA制”的中午聚餐制,让平时承受心理压力比较大的干部能够通过互相交流、宣泄达到心理疏导。
去年,余杭区信访局共受理各类信访4.9万余件。信访干部平均每人要处理2000余件,工作压力相当大。同时,信访干部还要扮演好各种家庭角色。由于有些人无暇顾及家庭,在家时常出现焦躁易怒的情绪。“AA制”的中午聚餐制实行后,每天中午,信访干部们来到单位附近的一家小饭馆,自己掏钱点菜,围着桌子边吃边聊。聚餐时,信访干部互诉烦心事,传递乐观情绪。同时,信访局还专门设立减压室,给信访干部做心理“SPA”。
像这样能够积极处理心理压力的做法,目前在机关单位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情况是公务员个体自我消化。“不少公务员在处理心理压力事件时,采用自责、幻想和逃避的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余杭区卫生局副局长梅彩菊分析,公务员产生压力后缺乏成熟的社会支持系统,公务员对精神卫生知晓率也较低,很少人会在情绪不佳时主动找心理咨询师。
有媒体报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的调查显示:在心理健康问题最多的人群中,国家干部排在首位,其中2/3是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等,在40岁左右的人群中尤为突出。在1437名参与心理健康调查的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职工中,有近两成人群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堪忧。
防疫体系需完善
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仅仅是个体健康问题,而是关系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可能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导致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从而引发心理问题的多元化。”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认为,公务员群体由于其特殊性,需要承受更多来自于单位体制、机制,工作任务,家庭期望等方面的挑战。如果应对压力的方式不正确,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乃至发展成心理疾病。
他认为,今后,有心理问题的公务员比例将不断增加,而现在社会上为公务员提供的心理保障体系不够完整。
有专家建议,目前,领导干部也要提高心理领导能力,一个良好的领导者,应该掌握心理学知识,懂得基本的心理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要经常与下属沟通,善于倾听下属的情绪宣泄。同时,要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使广大公务员能够在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