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正在进行,抓好重点村、难点村换届工作是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重中之重,浙江省永康市将此项工作纳入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采取市镇两级联动,选派市管后备干部、退二线干部、镇(街道、区)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到重点村、难点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有效降低了全市村级组织换届的整体难度。目前该市已选派了两批36名干部担任农村第一书记,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增进了村庄的民主团结,理清了发展思路,减轻了选举压力。主要做法是:
一、“因地制宜”派准人。在党组织和党员中采取自愿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以市管后备干部为主体,同时从退二线领导干部、镇(街道、区)班子成员、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派,要求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比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经审核,确定了10名市管后备干部、3名退二线干部和20名镇(街道、区)干部及3名大学生村官。并针对重点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干部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派。如:该市龙山镇的丰山头村因派性严重、班子不健全,各项新农村建设难推动,选派了组织部干部驻村帮助开展选举工作;该市龙山镇前珠山村因违章建房矛盾突出,在第一书记的下派上选派国土部门干部,做好相关解释和处理工作。通过换届选举,丰山头村选出了合适的村两委班子,溪边颜村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二、“立足三早”促实效。市委创先争优办围绕村级组织换届立足“三早”,推动村级组织依法、民主进行。一是早试点。在下派第一书记之前,该市就在换届试点镇龙山镇进行了第一书记的任职试点,经过龙山镇换届选举的全过程,下派干部全程参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全过程,对于一些临时性、突发性问题及时予以指导把关,总结经验。在全市“第一书记”下派任职动员会上以身说法,确保了第一书记工作于法周全、群众满意。二是早摸底。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在驻村“第一书记”中开展以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路上来,带着关切下去、带着情况上来活动。通过“走访慰问等形式,摸清村庄选举的症结,掌握选举动态,及时汇总信息,梳理归类,制定并提交方案。三是早介入。永康市被列为浙江省村级组织换届的试点市,换届两个月前即就进行了第一书记的动员部署,首批第一书记进入村庄督促村居召开支委会或党员大会研究制定本村的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同时协助乡镇党委做好前期整顿工作,着手做好村财离任审计、村级班子考核、民主推荐等工作。
三、“当好四员”明责任。以帮助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加强村级班子为重点,主要当好“四个员”。一是当好“调查员”。开展调查摸底,掌握选情民意,物色村级班子合适人选。同时,帮助定好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新一届村级班子创业目标。二是当好“指导员”。以选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村级班子为目标,围绕“先定事、后选人”的选举模式,指导村级组织规范选举程序,切实做到法定的程序不减、步骤不少,保证换届选举程序的合法性和选举结果的有效性。三是当好“调解员”。着力建设好村“两委”班子,培养政治素质好、乐于奉献、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群众公认的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推行“五议三公开”民主决策法,落实村级组织“三项制度”,积极理顺村级班子关系,确保村级班子和谐共事。四是当好“办事员”。架起好桥梁纽带作用,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千方百计地解决突出问题,力所能及地为派驻村争取项目资金,办好实事。
四、“制度先行”强保障。该市明确“第一书记”任职时间一般为6个月,若村级组织换届中选出合适人选的,不再担任第一书记;若村级组织换届中未能选出合适人选的,经审批适当延长任期或留任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也可另派合适人选。同时,为加强对“第一书记”的考核管理,该市建立选派任职干部考核办法,实行市委组织部和选派单位双重管理,对选派干部任职期间工作情况进行巡查,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确保“第一书记”选派期间时间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同时,在工作待遇上,参照农村工作指导员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表现优秀的再予以奖励。对考核评为优秀等次、表现突出的人员,优先提拔重用。对集体经济薄弱的选派任职村,在财政补足3万元的基础上,市、镇两级安排有关单位进行结对帮扶,为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