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0日讯
不工作的时候,陈辽敏其实不太会说话,这位来自西湖区人民法院的基层女法官个子小小,有着一张娃娃脸,眼神温柔。
从业16年,她的履历表上有这样一组令业界骄傲的数字:2005年至2010年,共办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734件,结案率95.36%,涉案标的额7.29亿元,调解撤诉率为84.39%。2009年,她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女法官”称号。
但如果你让她谈谈自己,这位在同事、律师、当事人眼中雷厉风行的女法官常常会语塞,没说上两三句话,就露出羞涩的笑容。
见面的时候,陈辽敏正在准备演讲稿,5月10日,她将走上演讲台,向全省的法官们说出自己的故事。
她偷偷地告诉我们:很紧张,比开庭紧张多了。
这一天,她获得了全国法院系统的最高荣誉:全国模范法官称号,同时还获得了浙江省委授予的“人民的好法官”荣誉称号。
用足自己的时间为当事人省时间
实习生小吴的个人总结
2008年7月28日,我在西湖区人民法院暑期实习的一天,陈法官繁忙而平凡的又一天。
上午8:40,开庭审理道路交通事故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细心的陈法官察觉到双方当事人在赌气,决定在辩论结束后开导。看起来真不容易,她讲了1个多小时道理,最终成功了!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协议。
中午11:30,刚结束一个合同赔偿案,下午民间借贷纠纷案当事人来早了,陈法官打消了去食堂用餐的想法,改请同事帮忙打盒饭。
下午1:30,陈法官开始享用她的午餐,一边吃着冷饭冷菜,一边安排下午和第二天审判工作的时间。她的中午好像总是不够用,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发起诉副本,整理旧存案件。
下午2:30,又两个交通事故赔偿纠纷案,这次调解花了2个多小时。走出法庭的那一刹那,我看到固执的被告望着法官的背影露出惭愧的神情。
晚上6:30,刚刚结束两个案子,陈法官在写当天的案件判决书。
晚上9:30,在家中来电的催促下,陈法官才离开办公室。这是第几天加班呢?听庭里的人说,她几乎没有一天是准时回家的。
“热爱”这个词,陈辽敏很能体会。
1995年,会计陈辽敏改行,凭借多年来对法律的崇敬和积累,她通过招干考入建德法院,从最基础的书记员岗位做起,一点一点,朝着法官的目标努力。
“一开始进法院工作,做了三年书记员,因为会财务,就被抽调去做法院的会计,那段时间很坚持,才终于当上法官,对这份工作,非常喜欢和珍惜。”陈辽敏说。
2005年,陈辽敏调入西湖区人民法院工作,担任民事审判法官,尔后因为调解率很高,被安排进入立案调解组工作,主要从事民商事案件的调解和速裁工作。
这个组工作有一个特点:面对的案件多,很琐碎。
每一天,陈辽敏一般要参与七八个案子的调解、开庭。这样的工作强度,要求法官不仅要有充分的耐心,而且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好案头工作,熟知每一个案情,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诉求。
“作为法官,我每天要承办很多案子,可作为老百姓,很多人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和法院、法官打交道,尽最大努力让他们满意,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他们的问题,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为了节省当事人的时间,陈辽敏用足了自己的时间。
西湖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娟留意到,自己的这个下属很敬业,案子来了,每次都让同事先挑,容易的案件让给别人,难啃的硬骨头留给自己。平时工作起来,很少不加班,就连在食堂遇到她,走路也是带着小跑。
陈娟说,陈辽敏善于运用统筹学的方法,可以做到同时调解几件案件。这种方法很像围棋中的“车轮战”:一个大师型选手同时与几个人下快棋,能使用这种方法的法官,不但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陈辽敏正是其中的高手,她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了解案情,掌握一手信息,一到调解现场,她能利用当事人或律师自我调解的空隙,同时穿梭于几个调解室之间,参与多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效率非常高。
“调解过程中精神是高度集中的,每一个调解室进展如何,当事人双方有没有可能进一步商谈,脑子里要迅速过一遍,一点点外在的干扰,就很容易分心,所以我在工作的时候,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陈辽敏说,工作必须要进入状态。
她的调解记录,每年都在刷新:2007年,办结各类民商事案件650件,2008年办结1255件,2009年办结了1363件。
好法官首先是一个倾听者
当事人于军的怒火平息
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我拍了桌子,在调解室大闹了一场。16岁,爸爸有了外遇,抛弃了我和妈妈。10多年了,他对我们不闻不问,妈妈打了好几份工才把我拉扯大,本以为这辈子不会再跟他说话。可那一年,他老了,半身瘫痪,因为没有钱看病把我告上法庭,要我承担对他的赡养义务。我不服!宁愿辞职、流浪,过得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赡养这样一个人。那一次,我以为命运要再次转弯,可陈法官改变了我。她能理解我,她愿意听我的心里话,她说:血浓于水。调解期间,因为担心我的情绪影响工作,她请来单位的同事一起帮我,参与调解,陪我度过那段难熬的时光。案件结束后,她还会打电话给我,问问我的工作,问问我妈妈的情况。这样的人,好像是家里人一样。
陈辽敏说,当一个好法官,首先要学会成为一个倾听者。
调解、审理案件可以有上百种、上千种方式、方法,但最最基础的一条,就是学会倾听,学会以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朋友的角度去倾听。
“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你办案又多又好,为什么当事人都愿意相信你,你有什么秘诀。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也相信他们,我愿意听他们在说什么,愿意为他们全心投入。事实上,大部分案件的当事人都非常善良,走进法院是无奈之举,庄严的法庭和大量看不懂的法律文件会让他们感到紧张和不安,他们需要倾诉。而法官往往通过他们的语言,能找到案件的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辽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很忙,办公室电话是热线,但你很难想象,就算案子这么多,她还是很为你着想。有时候我们工作经常要出差,安排的调解时间几次凑不上,陈法官会一次次协调自己的时间。有时候她觉得我们送法律文书不太方便,就建议我们用邮寄的方法。”
省建工集团的法务蒋军平说,事情很小,但心里很暖。
杨雪源是浙江之江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从业超过25年了。谈起陈辽敏,这位老律师用了这样一句话:我最佩服的法官。
“我们同行之间也经常交流,如果有案子是陈法官审,心就放下一半,因为她值得信任。”
杨雪源说,陈辽敏是一个“亲友型”的法官,任何一个她经手的案子,她总能站在双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考虑双方的利益,为当事人着想。
“我曾经接过一个交通肇事后的赔偿纠纷案,机动车撞了一辆正在倒车的电动三轮车,当时,所有的证据都显示事故责任在机动车。但陈法官认为,不能单纯凭借一张责任书就认定机动车主的责任,为了弄清楚被撞电动车型号、大小和具体情况,陈法官自己到交警部门、电动车厂家收集线索,再解释给当事人双方听,这样的做事风格,让大家服气,很是敬佩。”
杨雪源反问我:记者同志,你想一想,如果一个法官像家人一样关心你的案子,从你的角度上为你考虑,有什么理由不去信任她,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她的工作?!
“学习型”的妈妈法官
法务公文包里的饼干
每年,陈法官要调解大量的交通事故理赔纠纷案件,我们会经常一起工作。说起来不怕你们笑话,每次排到她的调解,我会在包里放一点饼干,她的敬业程度,你是没法想象的。有一次,排在下午2点钟开始调解的案子到5点钟双方还没达成一致,我几乎要放弃了,可是陈法官说不,她依然花精力做双方的工作,晚上9点,双方最终握手言和。你可以去打听打听,保险理赔的案子,经她手就是80%以上的调解率,而我们公司在其他法院的案子,调解率不足50%。陈法官这个人没架子,为人谦虚,而且非常好学,遇到一些新出来的保险规定和政策,还会来向我们请教。
陈辽敏的电脑里有两个常用的文件夹,一个是自制的通讯录,五个目录,分门别类,存了上千个各行各业的常用电话号码。另一个则装满最近出台的法规、文件。
她会跟你说起许多自己佩服的老前辈。
“有一位我的老前辈,他思考问题的方式特别有意思,每次我问他一些难解的案子,他会先在纸上写下几笔,然后闭上眼睛,开始想。没过多久,他就会准确地告诉你,这个案子的依据是什么,你可以在哪一本法律书的哪一条找到,或者,这个案子的突破点是最近刊发的一则新的文件,第几页的第几条可以给你答案,真是神了!”
陈辽敏说,想当一个合格的法官,除了尽心尽力工作,需要不断地充电。
陈辽敏女儿的日记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妈妈总是很忙,有很多案子,也经常在办公桌边,吃着冰凉的饭菜,在昏黄灯下,研读法律书籍……
“她的用功你很难想象,遇到一些新出台的保险行业规定,她会谦虚地来咨询我们,直到弄懂每一个细节。由于她的调解能力很强,我们会定期邀请她来为保险公司做培训,每次结束培训后,她都会写上满满两大张纸的建议,告诉我们目前保险行业的一些弊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建议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的法务胡铁旦说,去年,保险协会要找一家法院联合试点保险理赔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时,省内很多保险公司的法务不约而同地推荐了陈辽敏法官。
在推荐表上,大家写道:陈辽敏是我们心目中的好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