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杭组学习论坛”
杭州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委
杭州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委积极创新载体,在总结5年成功举办系列讲座经验的基础上,延伸设置“杭组学习论坛”,以论坛促学习,努力提高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精选内容。机关党委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努力突出论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定主题。如“生活品质之城的发展战略”、“科技强省”、“城市综合体建设内涵”、“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建设”等主题。二是围绕党建和组织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主题,促进组工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深化。如“捕捉组工‘新蓝海’”、“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十七大以来组织工作新要求、新特点、新任务”等主题。三是围绕建设开放型现代机关对工作人员能力的新要求确定主题。如“公共危机事件的媒介传播”、“如何有效与媒体沟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知识”等主题。四是围绕组工干部个人素养的提升,包括个人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问题确定主题。如邀请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作“开放·分享·责任”专题讲座,邀请市委老领导作有关“心理健康”的主题讲座,召开王彦生先进事迹学习交流会、党性教育专题报告会等。大家普遍反映,论坛内容都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知识,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解和相互交流,感到豁然开朗、非常“解渴”,不仅对于做好工作十分有益,对于个人成长也受益良多。
创新形式。为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论坛积极创新学习形式,在邀请专家讲座的同时,还引入了互动式的“交流+点评”的学习方式,尝试在组织系统建立无边界自由沟通的机制,打造组工干部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工作心得,学习借鉴经验,分析难点问题,探讨对策举措的平台。如第二期论坛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个专题,以案例分析方式对外地改革创新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交流分析,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学习借鉴的具体建议;第四期论坛要求发言的同志选取信息写作、考察报告、专项工作总结报告、综合材料、专题调研等作为样本,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讨式分析交流评议;第六期论坛结合组工干部走进基层“发现典型”大行动,精选5位组工干部现场交流深入一线发现的典型经验和调研的心得体会。大家在交流中积极思考,碰撞思维火花,启迪创新思路。同时,论坛在交流发言的基础上,邀请组织工作监督员代表、市委党校教授和部领导作现场点评,以点评深化交流。
扩大成效。学习论坛的创设,让干部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随着学习论坛的不断发展完善,参加论坛的对象不断得到拓宽:从部机关干部交流扩展到城区组织部领导和市直综合部门组织(人事)处长共同参与,从组织系统内部交流扩展到组织工作监督员、重点工程挂职干部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员代表共同参与,从组织系统实际工作者交流扩展到党建理论工作者共同参与,大家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同时,我部加大对论坛成果的宣传力度,将讲座的精彩片段、组工干部们交流产生的智慧火花通过《风范》、《组工情况反映》等渠道,及时予以刊发,并在《风范》上开设“组工论坛”专栏,为进一步促进交流搭建平台。
“杭组学习论坛”自开办以来,受到了全市组工干部的热烈欢迎,大家以学习促进工作,以工作引导学习,在部机关形成了“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有”的良好氛围。通过“杭组学习论坛”活动,组工干部们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能力,学习能力逐步转化为竞争优势和服务优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高。学习论坛也为每一位组工干部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促使大家更加认真地钻研业务知识,更加努力地锻炼理论思考、探索研究、创新创造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论坛还邀请党建理论工作者和组织工作监督员参加,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组织工作发展趋势,破解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推进了组织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求创新、求实效有新举措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发改委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中求创新、求实效,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开发计分新系统。我委在委办公OA网上开发了干部网上学分自主登记系统。在新的计分系统中,除了集体学习由组宣处进行计分外,个人参加各类培训班、讲座和研讨会学习的,可以依据会议签到或有关文件及领导签批意见计学分;开展理论研究的,依据出版的研究论文或论文集可以计算学分;参观学习,并撰写调研、体会文章或读书笔记,虽未公开发表,也可以计算学分。这些学分可由其本人在第一时间登录自主计分系统进行学分累加。通过开发新的计分系统,我委的学习实现了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动态管理,实现了由“组织被动管理”向“自我主动管理”的转变。
构建学习新平台。为突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提高干部从理论学习到执政能力的转化力,我委特别策划推出了“发展大讲堂”的学习平台。我们每月邀请熟悉浙江省、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最新发展动态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讲学。围绕规划编制、宏观经济分析、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节能减排、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内容对党员干部进行新知识专题培训。“发展大讲堂”的推出受到了委机关和各单位党员干部的热烈欢迎,每期都能吸引30余家单位近200人参加。
制定学习新制度。为了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我们在改进学分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三项具有发改委特色的学习制度。一是学习日制度。委党委将每月第一周的第一天定为“学习日”,并且要求保证每次集中学习的参与率和每位成员的年参与率。二是学风讲评制度。委党委每半年对干部队伍定期进行一次讲评,并由组织人事处提供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将“学风”和“文风”作为一个单独的内容进行讲评。三是缺席补课制度。无论是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还是一般的党员干部,无论是因病因事休假、外出培训还是领导安排参加会议,只要缺席学习培训,都必须足时地进行相关内容的补课。
推行考查新模式。我们在鼓励干部自主进行网上登记计分的基础上,在网下采取了“痕迹管理”的办法,主要检查四种“学习痕迹”,即所学书籍上要有标注、集体学习会上有发言记录、“发展大讲堂”专题报告有笔记、学习培训过后有心得体会文章。同时,由组宣处每年度对干部学习进行统一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评选先进处室、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和其他先进的重要依据。对当年学习网上登记学分排序靠前的个人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对被表彰人员所在处室参加先进处室评比时给予加分奖励;对不合格的同志,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所在处室不得评为先进处室。
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我委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取得了成效。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