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3日讯
小小的豆芽菜,放倒了欧洲3000多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近日肆虐欧洲,致病源头前天终于锁定“豆芽菜”,几乎所有患者发病前都生吃了豆芽。
大肠杆菌感染,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大家可能都经历过的“拉肚子”,拉肚子缘何也会让成年人致命?浙江省1987年一度曾发现过变异的出血性大肠杆菌,当年也发生了悲剧,如今我们对大肠杆菌的监控如何?市民喜食的豆芽菜是否安全呢?
昨日,记者走访了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谢立、杭州市一医院感染科主任黄美先,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陈洁,一一解答大家关心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相关问题。专家说,浙江省未发现此类病例,但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千万小心“病从口入”。
出血性大肠杆菌究竟是一种什么细菌?为什么感染了会致命?
答:欧洲此次的疫情元凶,株,其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属于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腹部绞痛和腹泻,一些病例可能发展为血性腹泻,还可能出现发烧和呕吐。疾病潜伏期为3至8天。大多数病人10天内能够康复,但约有10%的病例可能发展为威胁生命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病例死亡率为3%至5%。另外,约25%的HUS患者可发生神经并发症,例如癫痫发作、中风和昏迷。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基因变异后不仅十分凶险,又极易隐藏在普通的蔬菜之中,因此让人防不胜防。在国外,豆芽类蔬菜通常作为辅料配菜加入沙拉或三明治,如果是熟食就可避免被感染。
对出血性大肠杆菌究我们有什么应对的经验和措施?
答:浙江省曾在1987年,发现过一种凶险的出血性大肠杆菌,但基因与O104:H4不同,是O157:H7。据报道,近几年,我国陆续有十多个省份在食品、家禽、家畜、昆虫、腹泻病患者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我国针对这种致命杆菌制定了应急预案。
对欧洲的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我国尚没有建立日常性完整的防控体系。目前情况是,浙江省没有监控到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但现阶段控制输入性病例的任务十分艰巨,出入境管理部门已对从德国等地入境的人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他们中如果发现腹泻症状,会及时进行监控。也希望相关入境人员腹泻及时去医院肠道门诊就诊。
医院肠道门诊与普通门诊分开的为何拉肚子要特别就诊?
答:的确是严格分开的,为的是防止交叉感染。按照国家肠道门诊工作制度,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医院均会开设肠道门诊,拉肚子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所以相关症状病人要去有专人、专室、专设备,24小时值班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第一时间监控到可能出现的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甲肝、霍乱等,由不同的病毒和细菌传播。每年七八月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防控意识不可少。
这种传染病非常严重吗?
答: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非典是甲类传染病,而感染性腹泻属于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包括:血吸虫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传染病等,传染性相对较低。对丙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出血性大肠杆菌,是如何传播的?
答:通过食物、水、接触都可能造成大肠杆菌的传播。其中,食物是主要途径。大肠杆菌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人的感染,是食源性疾病。
除了这次欧洲发现的豆芽,动物来源的食物,如牛肉、鸡肉、牛奶、奶制品等也会成为传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动物屠宰过程中,这些食物更易受到寄生在动物肠道中的细菌污染。目前检测显示我省豆芽是安全的。
儿童最易腹泻,该如何识别?
答:小儿更易发生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等。
儿童出现脓血性腹泻跟上述疾病都可能有关。家长可注意观察,如果孩子不发烧,只是偶尔腹泻一两次,可以适当喝水休息并调整饮食观察。而一旦出现大便次数很多,伴有发热甚至脱水症状,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老百姓平时要怎么防肠道病?
答:中外专家都说:不吃生食,勤洗手。充分加热可有效杀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建议大家不食生冷变质食品,少吃“色拉”等生食品,不喝生水,剩饭菜要充分加热,不吃未烧熟或腐败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夏天,很多市民喜欢吃“凉拌菜”,专家提醒,生蔬菜一定要用水洗净再用开水烫,最好是去皮食用,凉拌黄瓜不妨放一些大蒜和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