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媒体:列车运行的潜规则让本该先走的D301没走成

  昨天,国务院“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组全体会议勾勒事故原因轮廓,四个错误一个叠一个,一道又一道防线失守,最终导致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发生:

  温州南站信号设备在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雷击造成温州南站信号设备故障;

  电务值班人员没有意识到信号可能错误显示,温州南站值班人员对新设备关键部位性能不了解;

  温州南站电务值班人员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故障处理。

  甬台温客运专线的信号设备究竟存在怎样的严重缺陷?为什么温州南站信号设备怕风怕雨怕打雷?电务人员为什么会意识不到致命错误?值班人员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应对雷雨天的故障?

  我们再访国家级高铁专家、铁路供电和信号学者,并结合受难者的回忆,还原出7月23日的那个雨夜,从永嘉到温州之间的18公里铁路线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D301是中国路线最长动车组

  今年7月1日,伴随着京沪高铁投入运营,中国铁路运行图再次调整。从这一天起,北京到福州两大城市间的地面交通,有了一种史上最快的抵达方式:D301次动车组。

  这列动车组从北京出发,沿着最高时速300公里的京沪高铁奔向上海,再沿最高时速350公里的沪杭高铁到杭州,最高时速百余公里的老杭甬铁路到温州,最后经由时速200公里的甬台温福客运专线抵达终点站福州南。

  列车全程2223公里,横跨6个省市,停靠22座城市,耗时13小时36分,是目前中国里程最长的动车组列车。车体属CRH1动车组,是中国第一代动车组列车,最高时速200公里。

  这趟开行仅23天的中国里程最长动车组,就遭遇了中国铁路史上第一起动车追尾事故。

  两车相逢的3分钟

  为何不让D301先走?

  两趟动车组,一辆晚点27分钟,一趟晚点41分钟,待雷暴稍弱,究竟该让哪趟车先走?

  铁路人士解读列车运行潜规则和明规则。

  哪怕是D3115次列车没晚点,它都该宁肯自己晚点,而让D301先走——两趟车都是“D字头”的动车组,看似级别一样,其实D301的等级高过D3115。依照铁路行规,相同等级的列车中,数字编码小的列车是优先保证通行的“大哥”。

  更何况,两趟列车都晚点了,D301次晚点还更多,无论从列车级别看,还是从晚点时间看,都该让D301先行。

  但铁路部门内部流传一种说法:别管你多牛,在我的地盘就得被我“踩”——在这里,踩是被下令让行的意思。

  比如甲铁路局运营的所有车辆中,D字头是最高等级列车,在该铁路局管辖的铁路线上,它是逢车就踩的大哥,但一旦驶出自己的铁路局,威风就不再。

  铁路内部人士说,D301次是北京铁路局运营的列车,D3115次是上海铁路局的列车,永嘉站归属上海铁路局管辖,在自己的地盘上,让自己铁路局的动车先行,尽量缩减晚点时间,符合自身利益。

  而且D301次晚点较多,此后把41分钟的晚点时间全追回来不易,而D3115次则较容易,让D3115次先行,上级考核列车准点率时,就只有一趟列车晚点,而不是两趟车晚点。

  当然了,这都是内部人士的猜测。

  拥挤的甬台温

  两年前,甬台温铁路刚开通时,只有7对列车运行其上,最近一次调整运行图后,这个数字增加到30对。同样长度的铁路线,在其上列车数量越多,意味着列车之间的间距越短,控制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难度也就越大。

  沿铁路从永嘉到温州南站,18公里的距离,一辆动车从起步到进站,只需9分钟,若两辆列车同时存在于这一区段,确实需要非常精准的调度。

  20点15分,D3115再次启动了。8分钟后,即20:23,它停了下来,2分钟后,20:25,它再次启动,但爬行“如蜗牛”。

  最近,屡屡出现雷击损坏京沪高铁供电系统,让列车趴窝的事故,在“7·23”事故发生之初,有官方初步解释认为,雷电损坏了列车供电,让D3115次在线路上停摆。

  但这种说法被很多专家质疑。D3115次在永嘉站躲避时,正是雷电最强时分,避雷后,它的最高开行时速尚能到上限200公里,平均也有100公里,说明此时供电网一切正常。

  之后的几分钟,雷电显然也没有影响到列车动力系统——若线路“失电”,D3115次连以20码速度爬行的能力也没有,它身后的D301次列车启动后,平均时速更是高达150公里。

  D3115次为什么会停下来?2分钟后为什么又要蜗牛般爬行

  20点23分,因前方出现红光带故障,D3115次停了下来。

  “红光带”是列车信号故障的表现。铁路铁轨中,埋着一条轨道电路,列车压在铁轨上,轨道电路就与火车轮形成一个闭合的电流回路,轨道信号就会认为此处有一辆列车存在,出现红光报警。

  若是数公里长的一段铁轨全显示红光,则可能是轨道电路形成短路,在无车状态下,自己形成电流回路,显示红灯的有车状态。

  此时,若D3115次依然选择自动运行模式,列车因遭遇前方有列车的红光警示,是无法开动的。

  D301次驶离永嘉站。平均时速150公里,最高时速200公里。调度通知D301次司机,按信号灯行驶,一旦看到区间信号灯为红灯,马上停车。

  调度犯下第一个错误——不该出永嘉站的D301次出发了

  20点24分,D301次开出永嘉站,很快接近全速开行。

  几乎与此同时,列车调度核实,D3115前方的红光带区域中并无列车,因此20点25分,调度向D3115次下令:改用手动目视模式,强行启动列车——如同汽车的自动巡航功能,列车也采取手动优先原则,一旦列车员选择手动驾驶,则自动避险的命令都会失效。此时,为了能随时停车,它的时速是20公里。

  此时,两车仅有13公里的车距,以D301当时平均时速150公里的均速,D301次在逼近死亡。

  铁道部曾有规定,若发生红光带故障,一律按站间闭塞处理,即两个火车站之间只允许存在一辆火车。按这个规定,此时,D301次无论如何不该开上永嘉到温州南之间的18公里铁轨。

  调度为什么要让D301提前出发?一种猜测是,想让D301节省点时间,少晚点。同时,过于迷信防追尾系统,以为有了这个系统,两车不可能追尾。

  调度的这种把规定弃之一边,太过自信自己的表现印证了昨天官方的解释,“电务值班人员没有意识到信号可能错误显示,温州南站值班人员对新设备关键部位性能不了解”。

  调度犯下第二个错误——没告诉D301次司机前车的状态

  列车信号由电务人员负责,他发现信号出了故障,应该第一时间报告调度,以采取应急举措。

  内部人士透露,由一般铁路的电务人员升级为高铁电务,应该接受1-3个月的培训。业内人士说,让人心痛的是,最近的几年间,中国高速铁路大干快上,为了补上高铁工作人员缺口,有的人并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高铁电务培训,就直接上岗。

  面对平时正常的局面还好,一直面对复杂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故障时,他可能根本无法发现本区间信号系统的故障。

  这个环节很致命,但它并不一定导致事故的发生。

  如果调度向D3115次发出重新上路的命令时,D301次也接到减速的命令的话,灾难也不会发生。

  业内人士说,D3115次列车在用打破常规的手动模式,以非常规的慢速度在铁路上爬行时,调度同一时间发出的不该是一个命令,而应该是一组命令。这组命令应该是这样的:

  “D3115次列车缓行”;

  “D301次列车立即停车,原地待命”;

  如果永嘉站内还存在一辆列车,它收到的命令该是“D×××次列车永嘉站待命”。

  为何D3115次列车收到缓行的调度命令之时,D301次没收到停止的调度令,或者没告诉D301次前车的运行状态?

  调度信赖的自动防追尾系统出现故障——原本该出现红灯的时候 信号灯显示为绿灯

  此时,雷电再次击中温州南站信号设备。按照正常的故障应急机理,轨道两边的区间信号机此时应该显示为红灯,提醒后车开到这里时,要停车。但要命的情况出现了,信号机的设计出现严重缺陷,原本应显示红灯,却相反地显示为绿灯。至此,遇红灯即停的自动防追尾系统也就失效了。

  D301次看到前方一路绿灯(一般每公里设有一个信号灯),便继续以平均时速150公里向前狂奔。

  打雷下雨是常有的事,几个雷,信号系统就紊乱了?

  其实,在铁路建设设计上,信号系统有着严密的防雷系统。在客运专线上,每隔大致1公里,就有一个信号机,信号机上连着一组信号灯:红灯(停车),黄灯(减速),绿灯(通行)。信号灯醒目地矗立铁轨两旁,有两三米高。

  信号机和铁轨上的轨道电路相连,轨道电路把自己感知到的列车方位信息告知信号机,信号机再通过信号灯向列车发出指令。

  永嘉到温州南之间的18公里,大致有18个信号机,这些信号机的防雷设施是这样的:

  信号机底端埋入地下,底端连着一根扁铁片,这根铁片4毫米厚,4厘米宽,与铁轨平行着埋入地下约1米,沿铁路线穿行18公里,在18公里扁铁片的两端,分别连着两组角钢,每组角钢有4根钢条,角钢直插入地下2.5米,是避雷设施的接地极。

  这个防雷设施这样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雷电有个喜好,总是找电阻小的通道前行。若是避雷设施不存在,雷电击中信号机之后,会钻入其体内,让内部娇贵的精密电子元器件过电,导致元器件损坏。

  避雷设施给雷电找了条快速通行的捷径,雷电抵达信号机表面后,沿着其表壳,走到扁铁片上,在地下穿行,最终在两端通过接地极进入大地——因接地极在地下3米多,雷电不会对接地极之上的地表构成威胁。

  扁铁片和接地极都是优良的电导体,依照设计,整条过电线路的电阻不能超过2欧姆。雷电若是选择走信号机内部,要穿过多个高电阻的电子元器件,总电阻是2欧姆的数百上千倍,雷电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避雷系统好不好,全凭施工企业的良心?

  既然设计有科学的避雷装置,为啥信号系统还是被雷电所害?

  有专家联想到了这个夏天北京、武汉、成都几座大都市的“看海”经历。城市的表面摩天大楼,绿草如茵,而下水道看不见,摸不着,一些施工单位难免偷工减料,一遇上暴雨的考验,城市就成了汪洋。

  同样埋在地下,同样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有它没它一个样,避雷系统在建设时或许遭遇了城市排水系统同样的待遇?

  有专家大胆设想:或许挖地埋扁铁片时,发现前方有硬物,于是放弃这一段,绕过去再挖。回去后报告,线路全程都埋了扁铁片。雷电沿着一条完整扁铁片走,电阻小,畅行无阻,一旦中间少了一段,雷电走到缺环时,就遭遇了电阻甚大的泥土或石块。既然地下通行受阻,还不如直接从信号机内部穿行,导致信号机损坏,出现信号紊乱。

  就算坏了,也不该显示是绿灯

  火车已在中国出现百余年,尽管有避雷设备,信号机发生故障,也在设计者的考虑范围之内。

  当信号机故障,无法接收到列车方位信息之时,还有一道守护安全的设计原则:故障导向安全原则。

  这条原则的逻辑是:既然我失灵了,无法感知前方的危险,那么,我默认为前方都是危险的,禁止你通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回放到7月23日晚,若是信号系统的设计沿用了这一原理,那么D301次列车看到的应该是一路红灯,自动防追尾系统会让D301次列车一出永嘉站就减速停车。

  若是信号系统正常,当D301次迫近D3115次时,看到的信号灯应该是这样的:最靠近D3115次的3个信号灯是停车的红灯,第四个灯是减速的黄灯,第五个开始才是绿灯。意味着从距离前车4公里时,D301次就能感受到危险。

  无论是信号灯正常,或是信号灯出现故障,只要设计不存在严重缺陷,自动驾驶状态下的D301次都无法靠近前车。

  为什么会有低级设计失误?

  信号系统出现故障,一律显示红灯。这条原则,在中国火车普速时代,曾挽救不知多少事故。专家说,那时的火车系统甚是简单,就是一条轨道线路、一个继电器,并不存在软件,一旦线路或继电器故障了,信号灯瞬间变红。

  高速铁路,融合了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统统加入,在工业上,有这样一条原理:设计越是复杂,工作环节越是多,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昨天,甬温铁路信号设计方“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就动车追尾事故道歉。

  一条沿用百十年的信号系统避险原则,在这家公司设计的信号系统上,竟然不再起作用。

  有专家评论,如果说这是设计失误,那也只能归结为极其低级的失误,极其不负责的失误。

  这样的失误为什么会发生?分析人士认为,在近年的高铁建设过程中,铁路采购中标的往往是铁路系统内部的企业,绝少外来竞争者,使得一些企业的技术实力裹足不前。

  温州南站

  D301次驶上事发路段高架桥。司机潘一恒突然发现前方几百米处有一列车,连忙采取急刹车。但一切为时已晚。

  调度最后的失守——没有发现D301次已无限接近D3115次

  7月23日晚8点31分,D3115次依照着调度的命令,手动驾驶,蜗牛般爬向温州南站。

  而对于D301次,不知信号系统出了故障的调度高度依赖了自动防追尾系统,放任它自动飞速前行。

  就算是自动防追尾系统还能起作用,让两列高速的动车组列车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同时存在,调度也是在玩火。

  当两车迫近时,难道调度在运行图上就发现不了危险的存在?

  轨道电路、信号系统故障,D3115次列车的确有可能无法自动向调度系统逐秒报告自己的方位,那么,它可算作一辆在运行图上暂时消失的列车。

  此时,印证了官方调查组所说的“温州南站电务值班人员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故障处理”的判断。

  对于这样一辆无法自动获知具体方位,非正常时刻、非正常速度行驶的列车,调度应该要时时留心,用无线电联系方式等,掌控其精确方位,并在运行图上监控D301次列车已无限接近它。

  铁路系统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几乎不可能受到天气影响而中断,如果是一位实时追踪列车异常状态下的调度,他理应及时向两辆列车口头发出警报。可是,被闸把刺穿胸膛的D301次列车司机潘一恒用生命证实,他并未收到来自调度的指示,或者等到接到指示时,已经来不及了。

  唯一发现危险的只剩潘一恒的双眼了 可他能看多远?

  潘一恒至少让D301次列车的速度降下了40码,来自铁路部门内部的判断,证明潘一恒没有在驾驶室里打盹、开小差,若不是第一时间发现危险,这样的紧急制动措施是难以想象的。

  在一切都指望不上的时候,唯一能发现危险的只有潘一恒的双眼。在漆黑的夜晚,依靠动车组的前大灯,他究竟能看多远?

  很遗憾的是,那是一个雨夜,铁路工程师说,雨夜是司机视线最差的时候。顶了天说,潘一恒发现前车时,距离不超过200米。

  据内部人士透露,此时D301次列车时速在200公里左右,这样的时速意味着列车每秒钟可走55米,留给潘一恒做出反应的时间不足4秒钟。

  大致1秒钟内,他把紧急制动闸的闸把拉到了底,列车在最大可能的刹车动作下,时速下降了4秒钟,潘师傅在生命的尽头做出了挽救事故的最大努力——能在事发前的几秒钟发现危险,潘一恒当时的状态绝对是全神贯注,而且视力相当棒。

  D301次差不多以百公里的时速,撞上了D3115次。相撞后,两车又滑行了五六分钟,于20:39完全停止。此时,两车距永嘉站14公里,距温州南站仅4公里。

  撞后8分钟才知道出事了?

  相撞后,后车D301次列车的车头爬上了D3115次的最后一节车厢,瞬间,车头后的四节车厢也相继爬了上去,把D3115次的16号车厢压扁。后车车头和四节车厢随后从铁路高架桥的左侧护栏掉了下去。

  惊人撞击力推动下,D3115次整列火车往前冲,滑行了五六分钟才停了下来。

  网络上流出一份据说是事故当晚的调度记录,详细描述了每一个调度命令,这份记录被数位专家认为是符合逻辑,可以参照的。

  如果这份调度记录是可以采信的语,调度的后知后觉让人无以言表。

  列车滑行停止后的20点37分,调度向温州南站发出指令:“联系D301次司机降弓”——降弓是电气化铁路的术语,意思等同于减速。此时,潘一恒已经殉职。

  两分钟后,温州南站向调度报告:D3115次司机反映尾部车辆脱轨,有半截车厢吊在桥上。

  或许,从20点15分向D3115次发出发车指令,到20点37分命令D301次减速,在现在看来惊心动魄的22分钟内,掌控着列车运行中枢神经的调度,一直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据都市快报 记者 王中亮 孙自鸣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国务院调查组:绝不回避舆论热议的任何一个问题
·"7.23"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红灯错误显示为绿灯
·4起工程车事故司机全责 工程车都要装超速监控
·温家宝:为理赔额而争执而难受 因为人的生命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黄岩供电局开展交通枢纽用电安检 谨防交通事故
特别策划 更多...
浙江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
·皮革制胶囊,治病还是致病?
·【特别策划】老酸奶再陷添加剂风波
·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冯志礼访谈
·浙江在线联合省高院直播知识产权庭审案例
·“平安浙江”建设新闻发布会 现场直播
平安时评 更多...
·闯黄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危险之举
·钱江晚报:别让子弹乱飞
·钱江晚报:烂尾楼的账,轧得平么
·青年时报:“换马甲”换不出机场费正当性
·钱江晚报:山寨救护车 哪来的生存空间
·钱江晚报:到底是什么让法官“眼花了”
平安发布 更多...
·5月15日起浙江省高速公路按实际行驶路径里程收费
·杭州:运河闸弄口段恶性杀人抛尸案 警方悬赏协查
·早晚高峰还车难 杭州再划出18个公共自行车储车点
·杭州警方征集运河命案破案线索最高奖励5万元
·杭州交警集中常态整治违法停车 更人性更实际
合作媒体  
主要成员单位网站  
廉政在线 浙江组织工作网
浙江文明网 浙江法院网
浙江检察网 省发改委
省经信委 省教育厅
省民宗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建设信息港
浙江交通网 浙江农业信息网
浙江林业网 浙江卫生网
省安监局 省环保厅
浙江统计信息网 省工商局
省海洋与渔业局 省质监局
省粮食局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浙江共青团 省妇联
省公安边防总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