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之江先锋 > 地市行动 > 宁波 正文
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委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科学总结我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工作实践,全面分析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也事关市委“六个加快”战略部署顺利实施。全市各级党委必须把社会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谋划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大力推进“平安宁波”、法治宁波建设,形成了和谐企业创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模式、81890公共服务平台、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居家养老等一批社会管理创新品牌。去年被列为全国、全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后,着力突破重点难点,积极构建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今后我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市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复杂,社会矛盾多样多发,社会治安形势不容忽视,公共安全隐患仍然较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任务繁重,虚拟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公共服务有待完善,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必然选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承和发展我市在社会管理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我市社会管理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市委“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深化“平安宁波”、法治宁波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工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在具体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

  (三)率先建立具有宁波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到2012年,基本完成中央、省委确定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任务,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较为配套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到“十二五”末,努力使社会服务更加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完善,社会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和治安“大防控”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各类矛盾纠纷调处率、主要刑事案件破案率明显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社会环境更加文明,文明城市创建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服务管理资源有效整合,基本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社区建设规范化、农村管理社区化,社会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民文明素养明显提高;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管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完善,公共权力配置和行使受到有效规范和约束,社会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二、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任务

  我市去年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明确提出了建立“八大体系”、开展“十二项试点”,完成“三十八项任务”的总体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做好深化拓展工作。同时,根据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和我市社会管理工作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着力完善一个格局、建立健全四项机制、加强和创新十大体系”的重点任务,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各项工作。

  (一)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紧密结合我市实际,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形成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各级党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立法、监督等职能,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支持政协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健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动员组织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服务和管理。

  (二)建立健全民生保障和改善机制。深入推进“富民、育民、惠民、便民、健民、安民”六大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从源头上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奠定基础。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终身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交通和养老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在就学、就医、住房、出行、养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积极实施扩大就业、支持创业的政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新型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建立低收入群众收入随同经济增长逐步提高的机制。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和妇女儿童保护、老龄服务、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人口计生、红十字、慈善等方面工作。

  (三)建立健全科学决策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完善论证、咨询、评估、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社会各方对决策的有效参与。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出台、重大项目实施、重大活动举办等,都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大多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事项缓出台或不出台,切实防止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利益或引发社会矛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监督、倒查和追究,对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来电等诉求表达方式,健全诉讼、行政复议等法定诉求表达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办理保障机制,促进群众诉求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化和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和包案督办等制度,规范信访秩序,健全信访问题解决和终结机制。

  (五)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监测、排查和预警机制,强化社情民意收集研判,及早发现和预防倾向性、苗头性的矛盾和问题。强化调解意识,创新调解方法,把调解优先原则更好地体现到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中。深入推进诉调联动、警调联动、政调联动、访调联动、检调联动等机制建设,切实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及其联动配合,着力构筑“大调解”工作体系。大力加强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有效解决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管理、消费权益等方面的矛盾纠纷。构建多元调解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推行基层和谐促进会、村法律顾问、民主恳谈、村民说事等做法,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宁波”建设,以系统化构筑、科技化引领、社会化整合、扁平化指挥、网络化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城乡社区警务制度建设,全面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把警务工作进一步拓展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基层综治组织和执法单位以及城乡社区警务室、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基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深入推进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动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提高视频监控的应用实效。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包点、通报警示等方式,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加强国家安全,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七)加强和创新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实现乡镇(街道)公共安全监督管理站(所)全覆盖。进一步落实部门和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扎实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等领域的监管和整治力度,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建立食品药品风险分析和质量追溯制度,大力整治质量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决打击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和人员、资金、物资、装备、技术准备制度,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和灾害应急监测预警、灾情研判、信息发布、快速反应、救援处置和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军地协调,强化防灾减灾教育,切实提高应对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八)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推行“新老宁波人共建共享融合模式”,扩大社会融合组织覆盖面。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承载能力,认真落实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把以证管人与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深化流动党员管理,发挥流动党员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权责明确、协调统一的境外在甬人员管理服务联动机制。改进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的帮教管理,建立健全对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艾滋病病人等的社会关怀帮扶制度。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技能培训。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市救助站为中心、县(市)区为依托、街道社区为补充的救助管理网络和长效管理制度。

  (九)加强和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体系。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深化和谐企业创建,完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职代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员工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改善员工生产和生活环境,切实加强人文关怀,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大力加强“新甬商”队伍建设,促进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光彩事业,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推动在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建立党工团组织,探索发挥党工团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

  (十)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坚持一手抓引导发展、一手抓依法管理,形成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组织扶持政策,重点培育和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积极稳妥推行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逐步扩大社会组织备案管理范围,加快推进各类社会组织与行政主管部门的分离。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现代社会组织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依法监管,健全社会组织评估和退出机制。拓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渠道,通过项目购买、项目奖励、项目补贴、公益创投等方式,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与管理。依法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甬活动的服务与管理。

  (十一)加强和创新网络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坚持建设与规范并重,加快构建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互联网服务管理机构,加强互联网服务管理队伍建设。做强做大中国宁波网等新闻网站,加快发展各级政府网站、社区网站、商业网站,形成互联网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健全宣传部门总体协调、职能部门主动应对、网络媒体发挥主渠道作用、其他网站积极配合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与网民的交流互动,巩固壮大网上主流舆论,不断增强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上舆论引导能力。加强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形成覆盖新兴媒体的互联网信息内容导控平台。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机制,加强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监测、研判、预警和处置,依法严厉打击窃密、诈骗、赌博、淫秽色情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深化“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建设“绿色网吧”,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十二)加强和创新新型城市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强化区、街道属地管理的责任,形成城市管理工作合力。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创新,完善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深化联合执法机制,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体制。全面推进智慧城管建设,逐步构建覆盖全市、信息融合、运转高效、全国领先的智慧城管系统,实现城市管理的集成化、精细化、智能化。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强城市形象综合治理,优化小区物业管理,着力解决影响城市交通、市容市貌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十三)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基层群众自治和社会组织参与管理相结合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推进乡镇(街道)把更多的工作精力放到社会服务和管理上来。深化基层和谐促进工程,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村(社区)、规模企业综治工作室全覆盖,形成综合治理基层一线实战平台,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平安建设联创。加快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服务平台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推行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与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共享等做法,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有效的服务。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引导驻区单位、物业管理机构、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新型社区建设和管理,增强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共同建设幸福和谐新家园。

  (十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信息体系。广泛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强对人、地、物、事、组织等人口基础信息的采集更新,整合各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升级改造现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统一共享的人口基础信息库。探索建立社会管理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建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强综合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确保社会管理信息安全。

  (十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环境建设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公民意识。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遵循的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探索建立统一的信用记录平台,构建社会化的失信惩戒机制,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注重心理疏导,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三、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措施

  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大组织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法治保障力度,确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亲自抓、负总责。建立社会管理工作领导组织,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研究制定科学的社会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社会管理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大考核力度。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强对社会管理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自觉学习掌握社会管理相关理论和知识。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增设社会管理相关课程,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对乡镇(街道)、村(社区)主要干部进行集中轮训。进一步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注重改善干部队伍结构,采取交流、挂职、下派等形式加强干部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要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和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拜人民群众为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三)切实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出台社会工作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制定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的相关政策,建设一支与社会管理任务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鼓励地方与高校合作办学,多渠道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按照择优原则,面向社会选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加快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和规范化,构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良性互动机制。

  (四)切实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逐步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整合存量资金,优化增量安排,健全社会管理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推动作用,推动金融创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要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地投向基层,加大财政对社区建设的保障力度,保障社区有必要的工作服务场所、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者应享有的工资待遇。进一步重视行政辅助力量建设,逐步改善协辅警等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五)切实强化法治保障。深化法治宁波建设,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社会管理领域的地方立法,制定完善社会管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公正、廉洁、规范、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及工作机制改革,推进“阳光司法”,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组织实施“六五”普法,提升全社会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示范企业等基层法治创建,完善基层法治促进员制度,夯实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基础。

  (六)切实推进项目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同配合,按照社会管理项目化实施要求,结合试点工作,认真分解任务,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时效和工作责任,周密组织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力争在重点领域和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抓紧做好社会管理创新经验的推广应用,确保社会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历史机遇,牢记历史使命,以“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市委“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千帆竞发法治护航 舟山群岛新区平安建设全面提速
·提高浙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研究
·提高浙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研究
·廉政教育浸润漫画 桐乡打响廉政文化品牌
·义蓬街道开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上大讨论平台

全省动态 更多...

·浙江省2013年第二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2013年第一季度“闪光言行之星”...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廿天程序 五天走完
·浙江省人力社保厅——网上办事 一单搞定
·浙江省直机关启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
·浙江省直机关开展专项行动 严纪律 正作...
·援青干部如格桑花绽放海西 3年来为第二...
·【专题】2013年第一季度创先争优闪光言...

系统传真

·浙建党员职工在阿尔及利亚 你的热情,燃...
·省委纪念建党91周年及创先争优活动表彰...
·省委创先争优活动督查组赴省属企业督查...
·杭钢转炉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结硕果
·机场公司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长广集团“二个五”推动整改提高晋位升...
·浙商集团开展网上投票推荐“两优一先”...
·沪杭甬公司党委“六项工程”推进基层组...

地市行动

·德清县百余名年轻干部赴“三重一线”实...
·龙湾发挥党组织党员先锋作用 为雅安籍职...
·从联村到包村 兰溪游埠镇争当“全科干部...
·常山芳村镇开通为民办事联动快速反应专线
·湖州南浔区千名干部每周公开“晒工作”
·陈铁雄:情系山区访农家
·泽国个体协会党员街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
·上虞市质监局开展党员干部新春教育周活动

视频播报 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