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1日讯
“西湖申遗成功是开始,而不是结束。”这句话,在西湖开始从“国家公园”到“世界公园”转变后,被经常提及。西湖要变为怎样的世界遗产区?按照申遗成功后管理部门提出的目标,一言以蔽之,就是“五个最”——最清洁、最美丽、最文明、最有序、最安全。
这其中,“最安全”无疑是底限,是基础。为了提升治安防控的严密和有效,一张24小时的安全网络密不透风地交织于景区之中。组成这张立体网络的,至少有四种力量:警察、执法局工作人员、保安、景区工作人员。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巡逻在西湖景区的保安、执法队员和民警们,与他们一起上路试图了解作为西湖景区安全网中的一环,他们如何各自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拦野导、查断枝、捡垃圾胆小粗心干不了西湖保安
景区每个保安都有自己负责的片区,每人大约100平方米左右不等,这在业内被称做“网格化管理”。陈丽峰的“地盘”就在湖滨五公园,志愿军雕塑到湖滨路之间,属湖滨管理处管辖。
这块地发生的一切事件,陈丽峰都要负责。
下午2:00,一位“蓝T恤”跨过湖滨路,跟几位拿着地图的游客:“要去雷峰塔吗?有车送您过去。”
陈丽峰一个箭步冲过去:“他们是无证的!我们西湖景区建议游客请正规导游。”
游客走了,“蓝T恤”悻悻地退守到湖滨路以东的范围。陈丽峰扭头告诉我:“这些野导,我基本都认得出他们。我当着野导的面这样讲也没关系。我们管得紧,野导一般不敢来湖滨路西面,来了也都是一个人,我不会有危险。”
14:45,陈丽峰抬头发现梧桐树的一根树枝有些开裂,立刻打电话向湖滨管理处“报警”。10分钟后,园林科的绿化师们带着长梯子,乘电瓶车赶到,麻利地锯掉了树枝:“万一断了,砸到游客可怎么办?”
陈丽峰随身还带了1米左右长的金属夹子,16:16,一位游客不小心掉了张纸巾在地上,他不声不响就走上前去夹了起来,丢进垃圾桶。
“每个保安都配了1个夹子,”陈丽峰自信地说,他的地盘里,垃圾躺地的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而且每个保安也就管牢这么小一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