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7日讯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龙泉市西街街道把发展产业、提高群众收入作为着力点,针对街道属于老城区、工业发展空间小的实际,把发展来料加工作为重点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一、重宣传,强培训,变“弱势”为“优势”。针对来料加工点分布较分散、相互带动作用不强的弱势,街道采取印发资料、张贴标语、制作展牌等形式,宣传来料加工目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来料加工的积极性。同时,培育创业典型,发挥“帮、传、带”作用,2011年街道相继引入平车加工经纪人周松明、环保袋加工经纪人梅景尉、化妆包加工经纪人卢仙娥,经纪人队伍已发展至18人,他们面对面地传授加工产品的技能,带领群众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街道还专门设立了技能培训中心,采取以会代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分期分批进行基本技能素质培训,现已开展培训200余人次,切实提升了群众来料加工技能。
二、重调研,搭平台,变“压力”为“动力”。为把来料加工做大做强,街道党工委千方百计找路子,变压力为动力。2011年初,街道领导和工作人员深入辖区企业调查企业外发加工产品情况,多次到各来料加工点进行调研,详细了解经纪人加工货源、加工队伍、加工场地等加工情况。街道还构建经纪人交流沟通机制和信息调剂中心等平台,定期召开经纪人座谈会,积极为经纪人解决场地、人员、销路等问题;信息调剂中心及时将企业加工需求、产品种类、时间要求传达给经纪人,将来料加工点的加工需求反映给企业主,实现了信息互通,为经纪人提供全程服务。目前,街道发展了外发加工产品企业3家,可望实现市内加工费200多万元。目前,河星村来料加工示范点正在筹划中。
三、重服务,强扶持,变“理想”为“现实”。为发挥经纪人的主观能动性,扶优扶强,街道出台七项优惠扶持政策,努力培养“一手、二手”经纪人。同时开展“优秀经纪人”评选活动,实行业绩挂钩奖励制度。今年6月份街道对13名优秀经纪人给予了一定资金鼓励。激励制度的出台,有效地激发了来料加工经纪人的积极性,推动了街道来料加工的发展。截止目前,街道共有2200余名群众从事来料加工业,1至7月份实现加工费达1032万元,其中市外加工费76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1%。(叶彦 龚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