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武义县广泛发动党员运用自身专长,自觉自愿参加为民服务,做到群众诉求在哪里,哪里就有党员志愿服务,树立了基层党员心系群众、服务为民的先进形象。
一、摸清群众诉求,让党员专长有用武之地。着重了解基层弱势群体、困难群众的需求,汇总梳理出“偏远山村老人理发难,南部山区留守儿童节假日活动难,工业镇外来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等群众切身难题1100件。为更好地对接群众需求,一方面,广泛发动全县党员发挥自身专长,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如以外来民工燕鸣命名的“布衣哥”义工团由7名熟悉劳动政策的党员组成,常年为外来民工提供劳动保障咨询。由5名青年党员教师共同建立的留守儿童爱心家园,承担了三港乡78名留守儿童节假日活动的组织工作。由32位农技专家组成的服务队,广泛与种养殖大户“结亲”。另一方面,发动全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用好行业特长,以一队一窗口的形式建立“窗口服务队”,把窗口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内容形式对口,让志愿服务覆盖城乡。服务内容上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县建立的32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涵盖10大方面270个项目,能够全方位满足群众日常需求。同时以便利、快捷、有效为要求,创新志愿服务方式,真正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一是定点服务到村。在每个乡镇街道设立党员志愿者服务站,负责统一组建、调配辖区志愿服务队,设立“一小时服务圈”,服务站从接受群众诉求到派驻服务队需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二是定向服务到人。建立“群众点、党员帮”的联组走户制,每名志愿者都联系1个村民小组,一对一开展定向服务。如每名农技专家志愿者均定点扶持1至2个产业中心户、种养殖大户,常年保持通话,“手把手”帮助提高效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党员农技110”。三是定时服务到位。在农村赶集、庙会、演乡土戏等群众较集中的时段,组织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党员开展“摆摊式”服务,集中满足群众需求,并形成惯例。如今年在革命老区坦洪乡开展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日”活动,集中提供义务理发、维修家电、电影下乡等38个服务项目,单日接待服务群众1500多人次。
三、当好旗帜先锋,让普通志愿者向党员集结。在有组织地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积极创设环境,扩大党员在志愿者中的影响力,让全社会志愿者聚集在党旗下,催生了一批“单名党员+多名非党员志愿者”的个性化服务队。如“武义最美理发师”俞国飞带出的发艺服务队,7年来每月组织一天为老年人理发活动,志愿服务范围从县老年活动中心扩大到各社区老年协会、全县偏远山区,为手脚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理发2000多人次。武义“献血大王”、“十大武川先锋候选人”陈寅德,10多年来参加无偿献血74次、累计献血54800毫升,有上百人在他的感召下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驴友徐华荣组建的武义搜救队,2年来参与各类应急营救10余次,顶着暴雪成功救下被困牛头山30多小时9名上海驴友。后陈村党员陈跃富带领5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管道服务队,承担了全村自来水、排污管道的维护疏浚工作,农闲时间出点力,仅保洁费用一年就可为村集体省下1万元。
四、形象工作“亮牌”,让为民服务成为常态机制。为持之以恒抓好党员志愿服务,采取了“三亮牌”举措。一是身份“亮牌”。建立党员志愿者信息库进行统一管理,在开展服务时,统一佩戴党徽,统一发放队旗。并专门制作联村党员志愿者服务牌,将志愿者姓名、专长、联系方式进行公示,方便群众咨询联系。二是任务“亮牌”。规定每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一年至少开展4次集中服务,队员个人一年参与服务不少于12次。运用“周三服务日”等载体,引导联村志愿者与驻村干部、村主职干部一起参与为民服务。三是服务“亮牌”。建立专门台账进行跟踪管理,每年开展一次总结评定,对活跃程度高、服务次数多、取得效果好的服务队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