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肺癌专家进社区开讲座,丁先生和妻子拿了一大包检查资料,从萧山赶到杭州咨询。
“我就怕她患了肺癌,咳嗽好几个月,看了好几家医院的呼吸科,都没看好。”他心急地说。
肺癌专家范云看了看片子,告诉他没有肿瘤迹象,咳嗽有很多原因,可能和过敏、内分泌失常等有关,喉部痒的话可以考虑做个喉镜看看。
“我该去看哪个科呢?”丁先生问。
对啊,只是一个小咳嗽就不知道该看哪个科,如果是大毛病牵涉的学科可能更多。如今越分越细的专科,使医生的视野只局限于医学的某一领域,致使经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近年来,杭城部分大医院推出了老年病多学科团队门诊、大肠癌多学科综合诊治门诊、乳腺疾病诊治中心等,将“专科治疗”模式转向“多学科综合治疗”,这是不是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呢?
“单打”模式斗不过老年病
“老年人行动缓慢、体弱易病,去一趟医院本身就很不容易,而现在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取药,特别是一些检查需要提前预约,免不了路途往返,这些都不利于老年人群的就医和康复。”浙江医院严静院长说。
老年病具有多种疾病共存、多重用药、长期慢性过程、常伴有认知和情感障碍等特点,决定了单一或某几个专业的专家“单打独斗”的模式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必须由老年病多学科团队通过老年综合评估后为老年患者制定一个综合的、长期治疗和康复计划。
“对老年病的治疗应该是学科联合,是一个团队的运作,这个团队包含医生、护士等角色,而医生这个角色更是包括了专科医生、心理师、理疗师、营养师、语言训练师等多学科人员,以后随着条件的成熟,我们还将参照国外老年医学的模式,在团队中引入康复治疗师、生活密切的亲属等。”严院长说。
为此,浙江医院于今年9月推出了“老年病多学科团队门诊”和“老年病综合示范病房”等服务,采用多学科方法来全面评估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状况等,进而制订和启动治疗、康复计划。
一个多学科综合诊号,800元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4.2%的速度攀升。在一些大城市,结直肠癌年发病率已达到甚至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
今年7月,浙医二院成立了“浙江大学大肠癌多学科诊治中心”。医院肿瘤内科袁瑛主任医师表示,之所以会考虑成立多学科诊治中心,这是因为治疗结直肠癌需要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综合治疗模式是以手术、化疗、放疗三种传统治疗手段为基础,并结合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等,不是一个医生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团队,给每个患者量身定做最适合、最有效、最经济的治疗方案。
“2007年开始,英国就已经立法规定,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前必须经过多学科医生的讨论,制订诊疗方案后才能具体实施治疗。”肿瘤外科丁克峰主任医师介绍,医院从2007年就成立了肿瘤多学科讨论小组,由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和放射科等科室专家组成,“是什么类型的肿瘤,适不适合马上手术,如果不适合内科如何治疗……许多问题,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清楚,然后制订一个规范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能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据了解,浙二的大肠癌多学科诊治挂号费为800元,每周都会有两三名患者来预约,医生筛选后,患者病情的确需要多学科专家一起讨论治疗的,才给予挂号。
联合多个科室成立诊治中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去年10月,邵逸夫医院成立心脏中心。
“我们采用多学科联合诊治的运作模式。”中心主任钱希明介绍,该中心有医生45位,各类辅助人员30人,其中包括心胸外科医生、心内科医生、危重医学科医生、麻醉科医生、体外循环师、心超医生、高级专科护士等。
“把医护人员整合在一起,能增强合作紧密程度。”钱主任说,日常开展病例、学术、术前讨论,手术各环节的医护人员都能坐在一起,交流经验,时间长了在这个领域会更加专业。以高级专科护士为例,这是一个新的岗位角色,如果一个护士能经常接触心血管病人,参与临床实践,她在这个领域肯定会比其他护士更专业,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今年4月,邵逸夫医院又联合了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普外科、整形科、病理科、B超室等科室,成立了乳腺疾病诊治中心。
为什么提倡多学科联合诊治?这源于全新的价值观,院长何超解释,现代医学发展将由单个主治医生满足病人的所有需求向“团队医疗”模式发展。
现代医学需树立“整体观”
其实,多学科联合治疗的“风潮”不仅只在杭州刮起,全国大型医院都在探索实践。
200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始探索建立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团队,多学科交叉融合,组建多科联合医学组。
目前,该院已建立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包括:脑血管病诊治学组(由急诊、神内、脑外、介入等脑血管疾病相关医生参与)、癫痫诊疗学组(由神内、神外、精神、影像等癫痫病相关医生参与)、糖尿病足学组(由内分泌、血液、皮肤、烧伤整形、血管外科等糖尿病足相关医生参与)、胃肠肿瘤诊疗学组(由普外、消化、肿瘤、放射、超声等胃肠肿瘤相关医生参与)等60多个。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说,现代医学专业多以发病器官、人体系统、诊疗的手段,甚至诊疗的对象等来划分专科。这种专业分割和专业化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过细的专业分工导致一个专科的医生对其他专科的疾病已经陌生,亚专科的分化导致一个医生只能看好一个器官的一个疾病,对患者的治疗缺乏整体观。
机体各器官存在纷繁复杂的内在联系,在医学已经达到一个发展平台期的今天,临床医学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需求,这种专科化发展模式阻碍了医学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也就不可能把疾病从源头切断,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胡大一认为,多学科整合、学科重构、探索整体医学的教育服务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中多学科融合包括以下三种形式:医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医学内部学科之间的融合,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