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
平安美丽洲
“平安,就是最大的财富。”这是余杭区委书记朱金坤的口头禅。近年来,余杭区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抓住关键,落到实处,为余杭赢得了“美丽之洲,创业乐土”的美誉。
思平安理念先行
余杭一直将平安建设列入重大议事日程,结合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2011年以来,先后召开10次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区委常委会4次听取平安建设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重大问题,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抓平安建设,坚持带头疏导、带头接访、带头包案破解重大疑难问题,直接协调督办重大不稳定因素47件,开展大接访活动20余次,接待来访群众192批798人次。区级相关部门及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成功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
平安建设,经费保障。区、镇(街道)两级不断加大经费保障力度,2010年起区财政将平安综治专项经费从原先的4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各镇(街道)平安维稳专项经费投入也逐年加大,由2009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亿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安排专项经费1.5亿元,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平安建设,奖惩结合。在区级年度综合考核中,将平安创建、综治、维稳工作的分值权重从2004年的2.5%增加到现在的15%,年初将创建职责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及时签订平安综治维稳责任书,签约单位从原先的58个扩面增加到98个。同时出台《进一步加大平安综治考核力度的意见》,建立警示、诫免谈话、黄牌警告、一票否决制等问责和追究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人人有责任、个个挑担子”的平安创建格局。
行平安措施有力
所有理念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推动进步的力量。余杭思平安,行平安,一步一个脚印,行走在建设平安的道路上:
全面推广“两网合一”。在总结乔司等街道(镇)基层党建网与综治网“两网合一”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关于“两网合一、整合资源”构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主平台工作的实施意见》,逐步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精细化。这一做法在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现场推进会上专门作了典型发言,得到了省委书记的充分肯定。
集中攻坚新型社区建设。把加强新型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作为今年区政府“十件实事工程”之一,首批确定35个新型社区列入重点整治,围绕“管理有力量、周界有隔离、内外有监控、出入有登记、秩序有规范、安全有保障”的目标,按照“人头、墙头、探头、火头、源头五头并进”的思路,全面加强新型社区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区财政专门安排585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目前35个新型社区已经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全面构筑社会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坚持严打严管,开展“一查两打三整四建”综合行动,全区公安民警以占全市不足7%的警力完成了17%的打处量,人均破案打处数位居全市前列。坚持强化技防,深入推进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至2010年底共新建监控点位2262个,形成了重点全覆盖、多方位、立体式动态视频监控网络。坚持群防群治,通过治安承包、治安联防等方法,整合形成1万余人的群防群治队伍。坚持重点整治,建立滚动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对22个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地区及突出治安问题实行挂牌督办整治。
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创新出租房行业自管模式,推行出租房“星级化管理”、“委托式管理”、“公寓式管理”等新模式,有效调动出租房东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新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模式,开发建设流动人口信息电话申报系统,完善移动警务系统,提高一线工作效能。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制度,不断优化流动人口服务措施,推动流动人口融入主流社会。强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建立高危人员管控救助机制,构建外来未成年人“零犯罪”村(社区)试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