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6浙江两会 > 两会关注 正文
   

提案扫描:组建杭州大学 促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


www.zjol.com.cn 06-01-16 21:0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研究组建新的文科重点高校杭州大学 促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期间,浙江高等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全省已有普通高校74所,在校生6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4%,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快速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同时,面对“十一·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浙江高等教育特别是文科建设上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重点大学数量较少。浙江大学是浙江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骄傲,它的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为一所多学科的理工科大学,1998年四校合并后发展为综合性大学,学校综合实力和知名度迅速提升,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前列。

  但是据统计,在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985工程”的34所大学,进入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的9所大学,以及教育部直属的73所高校中,浙江只有浙江大学一所。由以上三类高校组成的122所重点大学中,北京、上海分别为28所和10所;华东地区的江苏13所,安徽3所,山东、江西、福建各2所;浙江与内蒙古、广西、甘肃、新疆等各为1所,排在全国后面。

  第二、文科发展相对落后。中国现行大学分类标准仍采用两大类,即理科(或称自然科学,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4个学科门)和文科(或称社会科学,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7个学科门),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显示出学科强项。据武书连主编的《中国大学总排名》,浙江大学位居理科第3位,文科第6位;文科前60位中没有浙江其它高校。

  2005年6月,省政协《文化大省建设课题综合报告》中指出,浙江文化大省建设需要解决的第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相对落后”。该《报告》称:国家教育部建立的104个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浙江只有2个,而经济总量不到浙江60%的湖北省有9个;全国高校203个国家级哲学社科重点学科中,浙江只有1个,而福建有8个。《报告》分析相对落后的原因有社科人才队伍不强,缺乏“大师级”人物;学术空气不够浓,科研、创新能力不强;重视不够,经费不足,工作条件较差等。

  第三“百年名校”杭州大学校名空置。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命名的高校,是中国大学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全国19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除杭州外其它18个城市都有以该城市命名的高校,其中一半以上是近一、二十年新建的,或者近几年合并做大并保留名称的高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会城市,甚至一大批地级市也拥有或纷纷成立冠城市名称的高校。

  杭州大学前身同为1897年创办的求是学院,1952年由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和之江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它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为杭州大学,1996年进入全国“211工程”,尤以中文、历史、数学、化学、教育、心理等学科为著名,当时就有12个博士点,与浙江大学一起成为浙江理科、文科高校的两大“领军”高校。杭州大学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科教学资源,其校名是一块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和一笔难以估量的无形资产。

  综上所述,浙江高等教育要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大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强化效益,加强重点大学的建设,研究组建文科重点高校,让更多的浙江学生能在浙江上更多的优质大学!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从遵循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高度,认识研究组建新的杭州大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合谐社会。浙江近几年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等宏伟目标。在坚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过程中,浙江大力加强教育事业,进一步办好高等教育,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建设文化大省中,已经十分重视并提出建设“教育大省”的目标,浙江“十一·五”规划中也已经确立“争取10所高校进入国内一流大学”等宏伟目标,浙江的教育、发改、财政等职能部门正在为此而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面对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浙江大力倡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品牌大省”,“杭州大学”这块经过了上百年、数十万人奋斗,凝结了浙江传统文化、民族教育的宝贵结晶,享有全国知名度的“品牌”,有必要重新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经过改革、开放和发展,浙江人发扬“浙江精神”,一个资源面积小省一跃发展成综合实力居全国第四位、人民生活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省份。新形势要求浙江的文化大省建设、高等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加快发展,与经济社会实现同步跨越。建议把研究组建新的杭州大学,列入浙江建设文化大省、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课题之中;列入“十一·五”规划的10所一流大学的范围之中;列入高等教育重质量、打“品牌”的行动之中。

  二、从经济社会、高教事业发展和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出发,科学研究、规划新的杭州大学。

  浙江已经进入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的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以转变增长方式、培育新一轮增长点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研究新的杭州大学要以“重点大学”为“出生”起点。筹建的指导思想、学校宗旨、学科设置、系科安排,以及如何建、迁、分、并等一系列问题,都要从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出发,从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并举,文科与理科兼融,以文科为重点。按照浙江经济社会的需求为目标,着力加快紧缺学科的建设和急需人才的培养,科学地聚集浙江文科优势学科、新型先进学科和大有发展前景的学科,缓解“入学高峰年”和“文科招生少”的难题。

  研究新的杭州大学校址,要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指导思想进行。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名校,历经数十年上百年的发展,至今仍然是“老建筑、老校址、老(学院)校名”,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教育经验,名人辈出,名扬世界,这种发展路子值得我们借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要一味追求“大圈地、大建筑、大贷款”,尽量避免“教师早晚全城运动、学生早晚冷清在校”的现象。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在杭州城西开辟了文教区、建立了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等一批学校和现代建筑,对此,2004年2月民建浙江省委在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大会发言并提案,要求抢救并保护这些优秀建筑。2005年7月杭州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保护名单中,已经把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原杭州大学)的建筑纳入。因此,尽管新杭州大学校址可以有多种选择方案,但建议以原杭州大学旧址为基础,适当向东、西、南面扩展,作为新大学的主体校园。同时从近几年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浙江高校中,选择若干高校作为杭州大学的二级学院和分校园,提升这些学校的档次,这样既起到延续“百年名校”的文脉和保留原有文教区的风貌,也起到现有省内高校资源的有机组合,新校建设资金的节约等效果。

  三、从发展、改革和为“浙江走在全国前列”服务的要求出发,以民主、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新杭州大学的研究组建问题。

  社会在进步,形势在发展,研究组建新的杭州大学,是浙江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新趋势,浙江文化教育事业的新组合新突破,不是将原有的杭州大学分离出来,也不可能是原有杭州大学的简单回归、复原。从长远看,对“杭州大学”这一以杭州这座全国“十强”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命名的高校名称,恐怕不是用与不用的问题,而是何时用与怎么用的问题,最佳方案是在原有文脉基础上适时地延续下去,不然就可能将给另一所没有渊源关系的高校使用。

  这几年,对新建杭州大学以及“杭州大学”校名资源的再利用问题,呼声较高,反对的也不少,随着文化大省和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推进,仍然将是热门话题。组建一所大学,何况杭州大学,是艰苦、复杂甚至长期的。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浙江人,有胆量、有能力面对这一问题,只要对国家和浙江的发展有利,正视问题比回避问题更妥,开始研究比犹豫等待更好。新高校的审批权在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研究组建新的杭州大学离不开国家的指导与支持。建议浙江先进行研究,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建议,在讨论中逐渐达成基本共识,再积极向国家申报,争取支持,锲而不舍,从而促进浙江高教事业和文化大省建设。

  2006年1月3日

  发言、提案人:省政协常委、民建省委会副主委 黄小杭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黄小杭 编辑:朱小燕

相关稿件:
     代表委员"两会"博客 更多 
    ·郑雪君代表的博客④
    ·郑雪君代表的博客③
    ·郑雪君代表的博客②
    ·郑雪君代表的博客①
     互动交流 更多 
    ·10万网民点击“两会博客” 张群英肖锋露心声
    ·两会系列访谈之三: 聚焦百姓看病难
    ·两会系列访谈之二:人人高素质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线访谈:两会代表委员与网友共话“法治浙江”
     图片新闻 更多 
    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农村代表逛超市、进车市
    农村代表逛超市、进车市
    人大第二次全体会议
    人大第二次全体会议
    “两会博客”引起关注
    “两会博客”引起关注
     2005,经典浙江 更多 
    ·农村文化更丰富
    ·为了农民的健康
    ·科技合作结硕果
    ·“八项工程”谱华章
    ·“平安浙江”写新篇
    ·以变应变开掘新天地
    ·科学抗灾以人为本
     背景资料 更多 
    ·200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梁平波同志简历
    ·浙江省省长、副省长简历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
    ·吕祖善当选浙江省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