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两会代表委员与网友共话“法治浙江”
省政协常委、社会科学界政协委员、浙大法学院教授陈剩勇
陈剩勇:法治对于浙江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省政协常委、浙大法学院教授陈剩勇长期研究法治课题,他首先谈到了对法治浙江的理解:“法治浙江建设是浙江工业化建设的内在需求,是省委省政府适合社会需要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言简意赅数句话概括了他对法治浙江的深刻理解。
有网友问,我省的“法治浙江”这个口号能否单独提?陈剩勇认为,建设民主法制是中国一贯的主张,就是浙江的民营经济市场经济,法治对于浙江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更有紧迫感。这个不是说把法治浙江和法制中国隔离开来。法治浙江有没有一个定义?这位学者型委员说,首先要确立法律的权威性至高无上性,我们以前强调公民服从法律,现在要是各级政府依法行政。
谈到法治浙江和平安浙江的关系。他说这应该和全国的法治建设联系起来,这个过程还是比较长的,如果省委下决心的话应该是个阶段性的过程,重要是怎么样来打造。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到政府重新定位,政府要转向服务的理念问题。老百姓为什么喜欢上访,主要是我们的基层政府在执法过程中还是做的不够,为什么要上访,这个说明我们还是有问题,所以我们还需要进行法治建设。
陈剩勇点到了杭州市下城区的普法以及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经验,与同样为嘉宾的省人大代表、杭州市下城区委书记翁卫军产生了共鸣。他认为下城区确实做出了很突出的成就,他们的做法值得总结推广。法治建设浙江还是走在前列的,当然经验大家是共享的,总体上来说浙江还是比较前列的。
针对法治浙江建设提出什么建议?陈委员给出了自己的点子,要真正切掉利益的联系,现在还有公检法的部门的经费还不足,有的地方还有罚款的提成,靠这个提成维系办案经费。这个不切断利益联系就是比较难公正。
法治浙江的战略意义。首先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市场的发展如果离开法治的原则就是不完整的。就是弱肉强食,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像以前靠道德来规范,他举了简单的例子,谁也说不清楚孝是什么,忠是什么,这样通过法制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更完整,所以法治可以说是浙江甚至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平台。“只要我们政府依法行政,我想百姓自然有这个守法意识,我们完全还是按照文字的来做,百姓的普法意识还是很难拓展。今年两会和去年有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提的很关注的问题是农村农民民生的问题。他们的生活教育养老等问题都得到空前的关注。我参加政协有多年了从来没有对农民这样关注过。”节目的最后,身为政协常委的陈剩勇谈起了两会的热点。
经济界别政协委员、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主任宓雪军
宓雪军: 要让普通民众产生对法律的依赖
宓雪军是位年轻的政协委员,也是民进浙江省委委员,身份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这位从学习到工作长期与法律打交道的委员说,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是和经济紧密联系的。浙江的经济发展走在国家的前列,因此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说,我们应该保证法治浙江的建设。通过依法治省创造好的环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任重道远;然而有法是不是必依,违法是不是必究,培养法律意识,这个是更长的过程。要让普通民众产生对法律的依赖,要培养法律的意识,这个尤为重要。和教育有关,一个公民受过初中教育可能就受到法律教育,其实现在普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落后的地方可能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法律常识教育中才可能接受法律教育。
他首先说一下体会,浙江省委省政府带了个好头,省委省政府带律师下访,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在信访的过程中可以加强法制的意识。
他介绍,他每年都有法律援助的义务。有时候要贴钱,但是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谈到两会的提案,宓雪军回答网友说,目前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外来务工者。现在对他们的的法律建设还是不够的,有的加班超时,有的在安全问题上都不够重视,这个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他提议应该给这些弱势群体以保障。同时引导民工应该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洪媛 周若耶 李敏 编辑:朱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