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注
·浙江物流业如何转型升级?"信息化"成为共识
·浙江经济上半年保持健康较快增长 GDP同比增长13%
·科技官员与经济专家同台网聊:块状经济如何转型?
·吴晓波勾画块状经济转型蓝图
·146家龙头企业带动整体发展 品牌培育还需较长过程
综合消息
·中心镇集聚辐射渐成气候 温岭,转型有了新支点
·浙江产业要“借力”央企 切实改变“低小散”状况
·产业转型持续创新 恒逸:持续创新引领高端发展
·“十二五”宁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专家解读百姓热议城乡体制改革助力杭州新型城镇建设
典型报道
·学习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杭州三城合璧新愿景
·用创意改造传统产业 湖州纺企进军网游业
·舟山:利润率不足3% 出口企业"云集"水产业
·220千伏舟山大陆联网工程度"满月" 金德水到贺
·浙江民资涌入光伏产业渐成规模 朝阳待喷薄
图片新闻
5年发展胜过以往40年
科技创新造起电动汽车
宁波架起通向世博大桥
杭州湾新区要做新浦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转型升级不动摇 四大建设再登攀 正文
隗斌贤:重视生态公平道德文化建设

  浙江省科协副主席、教授

  隗斌贤

  面对气候变化等生态危机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绿色发展正成为人类的共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勇敢地承担起了与自己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责任,并向全世界宣示了我们的决心、节能减排目标和付诸实施的行动方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生态文明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生态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对现实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并采取了多种节能环保措施。但是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和水资源遭受污染、土壤和草地退化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有加剧的趋势。人们通常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人与自然相处的理念和方式出了偏差。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揭示,问题虽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偏差,但根子还是在人与人关系层面,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可以说,目前世界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程度是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堕落程度成正比的。因此,提升全人类的生态意识,建立符合环境伦理和社会公平要求的生态道德文化,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所在。

  我们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社会之子,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道德伦理关系——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只是伙伴和看护者。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种生活态度、人格境界。生态道德要求承认自然物、其他生命物种的内在价值,提倡尊重所有的生命、赋予所有物种生存权利;要求投入和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执行防止、减轻和适应生态变化,以便把生态危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要求维护环境正义、建立生态公平,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性可持续性发展。显然,推动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除了在正确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政策、法律、行政对人的生态行为进行外在他律外,依靠道德的力量进行内在的自律也是必要的。事实上,只有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与责任,建立生态公平,提高全人类的生态道德文化素质,才有可能使人们在正确生态价值理念指导下去解决环境问题,承担起拯救地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责任。因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发布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明确要求“努力使一种新的道德标准——一种进行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刻地支持并将其原则转化为行为”。

  生态道德是用来约束和规范人类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生态行为准则,它是在人与自然的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是迄今为止最高的道德信念。与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传统道德不同,生态道德具有不分地域的全球性,超出阶级、集团和民族利益的进步性,把道德对象范围扩展到整个生命界与生态系统的广泛性和整体性,以人为主体对全人类行为进行调节的趋向性和人为性等特征,从而决定着道德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和人的价值取向日益朝着生态化与社会公平的方向发展,并影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最终起到规范人类对自然行为的作用,实现社会公平的生态文明目标。

  生态公平不仅是生态文明的目标,也是生态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讲,生态公平就是人类在利用、保护自然方面承担共同的责任,以及相关的权力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坚持生态公平能够反映社会各界的意愿,有效地凝聚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力量,推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而这些体现生态公平的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又可以弱化利益冲突和社会对立。实施生态公平原则,要求在自然价值的配置上,既兼顾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代际利益,又兼顾人与自然的利益,既保障生态的可持续性,又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由于工业化进程中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与污染的补偿的错位,发达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在利用自然上的不公平,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因此必须坚持生态补偿的伦理道德原则,承担共同而又有区别的责任,实行统一、差别与合作的规则,“为万世开太平”。

  生态道德文化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主要是解决人类生态伦理与道德文化缺失问题。我国环境局部恶化、总体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近年来,我国城乡公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有所提高,但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根植于公众,让人担忧的是,公众个人的环保素质仍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片“洼地”,并日益成为制约低碳发展和环保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民环保指数”课题2007—2008的调查,仍有49.6%的公众消极地认为自己在环保中“不太重要”和“不重要”,72.2%的公众不知道世界环境日,知道我国“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公众还不到10%,主动了解环保知识、经常采取环保节能行为的只有18%、26%,主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的仅有6%。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表明,在公众尤其是公职人员中,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十分迫切、重要,农村地区是现阶段生态道德文化教育的重点,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如何“从娃娃抓起”,更是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课题。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