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注
·浙江物流业如何转型升级?"信息化"成为共识
·浙江经济上半年保持健康较快增长 GDP同比增长13%
·科技官员与经济专家同台网聊:块状经济如何转型?
·吴晓波勾画块状经济转型蓝图
·146家龙头企业带动整体发展 品牌培育还需较长过程
综合消息
·中心镇集聚辐射渐成气候 温岭,转型有了新支点
·浙江产业要“借力”央企 切实改变“低小散”状况
·产业转型持续创新 恒逸:持续创新引领高端发展
·“十二五”宁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专家解读百姓热议城乡体制改革助力杭州新型城镇建设
典型报道
·学习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杭州三城合璧新愿景
·用创意改造传统产业 湖州纺企进军网游业
·舟山:利润率不足3% 出口企业"云集"水产业
·220千伏舟山大陆联网工程度"满月" 金德水到贺
·浙江民资涌入光伏产业渐成规模 朝阳待喷薄
图片新闻
5年发展胜过以往40年
科技创新造起电动汽车
宁波架起通向世博大桥
杭州湾新区要做新浦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转型升级不动摇 四大建设再登攀 > 省外媒体关注 正文
《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浙江:两翼齐振助腾飞

  今年以来,浙江,一再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3月28日,吉利与福特达成收购协议,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穷小子娶了洋公主”;

  两个月之后,浙江另一家民营企业娃哈哈宣布,委托荷兰与瑞士的公司为娃哈哈贴牌加工产品——从替别人加工,到让别人为自己加工,娃哈哈开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全新模式;

  又过了3天,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也有惊人之举:正式推出海外直购频道——“淘日本”,中国第一个跨境直购的商品交易平台诞生了……

  人们不会忘记,这些企业,都是从“草根”长成了“参天大树”;

  人们不会忘记,浙江刚刚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人们更不会忘记,转型升级正在让浙江完成凤凰涅槃!今后的浙江,体更健,步更稳。

  先发优势弱化,竞争日趋激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转型升级浙江别无选择

  站在浙江省档案馆的历史照片前,会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这是举世闻名的小商品批发城——义乌吗?犬牙交错的低丘上稀疏地长着几棵小树,低丘的褶皱里横陈着一排排陈旧破败的瓦屋。那两条呈十字状交错的街道,逼仄得容不下两台并排行驶的卡车。

  江边茫茫的滩涂上,几名头戴草帽的农民正在弯腰耕作,农民脸上的汗珠和那身补丁衣服,诉说着稼穑的艰辛。而田头同样疲惫不堪的老牛和那架古老的水车,似在提醒人们,当时的生产力是多么的低下。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过去就是这模样。

  确实,30多年前的浙江,陌生得让人不可想象。

  论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浙江严重不足:“七山一水两分田”;缺油少煤,资源95%以上靠外来输入;海防前线这一区位,又让国家投资长期以来远远绕开浙江……

  穷则思变,靠着“走遍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浙江人勇立改革开放时代潮头,创造出了“浙江速度”、“浙江奇迹”:经济从1978年开始年均增长13.1%,高出全国3.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4年开始年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60个县(市),30个进入全国百强县,又是全国第一……

  2008年,就在经济高歌猛进的时候,潜在的危机,也在悄悄逼近浙江。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浙江面临着国际国内宏观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这样分析面临的形势。

  曾在浙江率先“起跑”的台州,近几年开始失去锋芒,显出了“疲态”:GDP增速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每年超过20%,到2000年后放缓到10%以上,在2008年发展最困难的几个月,工业投入一度同比下降近50%;经济活跃的绍兴,2008年,几家大型企业先后停产。

  杭州,宁波,温州……这些响当当的经济强市,经济指标也纷纷疲软。

  浙江,一下子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务实的浙江人开始自我反思——

  “产业层次低、企业实力不够强,过分追求规模效应而忽视质量,自主研发能力差,产品结构重复,管理粗放……”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揭起自家的短来,毫不留情。

  “以台州工业为例,发展之初,靠的是做别人不愿做的产品,快速模仿,产品档次低。这形成了‘低水平增长陷阱’:附加值低、成本低、价格低。由于当时还有利润空间,导致很多企业忽视了长远发展。”台州市委书记陈铁雄一针见血地说。

  “浙江的不少企业,还固守着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传统观念。这样,势必造成资本结构保守,家族‘一股独大’。囿于‘家天下’,股权不开放,人才便无以集聚,现代经营理念难以渗透,政策活力也难以释放,企业就只能在庭院窠臼里打转转。”从基层干起来的长兴县委书记刘国富对浙江民营经济这一痼疾痛心疾首。

  确实,10年前的浙江企业,没有“老虎”,只有“群狼”。但10年过去了,浙江还是只有“狼群”,鲜有“老虎”。

  滞后,就难免要付出代价。2008年春,曾为浙江民企标杆的明星企业飞跃集团一夜之间濒临倒闭;曾有“浙江第一镇”之称的绍兴杨汛桥镇,多家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窘境;连民营经济最活跃的温州,工业增速也陡落10多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不独如此,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中部地区快速崛起,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可以说,浙江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如果浙江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创发展新优势,就会在新一轮发展中扩大与‘标兵’的差距,就有被‘追兵’赶超的可能。”赵洪祝保持着惯有的清醒。

  转型升级既要做好存量文章,加大存量调整力度;更要做好增量文章,以增量带动存量的调整和优化

  其实,对于浙江经济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浙江早已开始采取对策。

  世纪之交,浙江省委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2003年7月,省委推出“八八战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区位优势、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生态优势、山海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等“八个优势”,推出进一步发挥、培育和转化的八方面举措,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根据“八八战略”的总体部署,浙江开始实施“腾笼换鸟”工程:抓住宏观调控的机会,以“倒逼机制”促使企业苦练内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力抓节能减排,关停了大量高污染企业,逼迫低小散企业自我提升。

  在2007年6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浙江在坚持“八八战略”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创”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强调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创业与再创业,全面推进制度、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和全面创新型省份。

  2008年9月,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特别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省上下进一步形成坚持科学发展,推进转型升级的共识,行动更加自觉,更加急迫,更加有为。

  为推动企业创业创新,省里出台了多项新的扶持政策:由省发改委牵头,对企业投资建设的高新技术项目,在资金等要素方面给予倾斜;由省科技厅牵头,对企业设立各类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以及面向行业和区域的技术中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由省财政厅牵头,对企业研发新产品实行评定奖励制度,重点支持研究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和节能环保产品。

  扶持政策还涵盖了金融保障、品牌战略、税费减免等方面。

  就在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之时,一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至。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6.1%,而浙江却只有3.4%……

  浙江经济何去何从?是为了保住GDP增长而暂时放缓转型升级步伐,还是立足长远咬定转型升级?

  “复原传统增长方式,即使暂时保住了经济指标,今后仍然躲不过发展难关。困境中更要咬定转型升级,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发展的十字路口,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的意见完全一致。

  “既要做好存量文章,加大存量调整力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原有优势,更要做好增量文章,积极挖掘潜力,变劣势为优势,以增量带动存量的调整和优化。”省委、省政府的这一决定使浙江转型升级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1] [2] [3] 下一页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钱江晚报:袁腾飞万松书院劝杭州人多读史
·"网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万松书院劝杭州人多读史
·最牛历史老师登杭州最牛教室 袁腾飞万松书院开讲
·【大学生“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六十华诞,巨龙在腾飞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