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委组织部牢固树立“组织部门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部门和示范部门”的责任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组织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视频会议精神,将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紧紧围绕部机关的活动主题,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加以推进,使创先争优活动进展顺利、成效初显。
加强党性教育,争做党性最强的干部。围绕强化全区组工干部的党性修养,6名部领导分别讲了一次党课,4名老组工干部分别为组织部的机关干部讲组织部门工作作风及优良传统。组织组织部的机关干部学习王彦生、沈浩、尹中强等人的先进事迹,引导干部开展“进组织部门为什么,在组织部门干什么,在组织部门与人家比什么”的大讨论。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观看《张思德》、《建国大业》、《远山的红叶》等爱国主义影片,开展理想信念和岗位奉献教育,强化组工干部的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每名组工干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找到差距和不足,自觉的改进和提高。
建设学习型组织部门,争做能力最强的干部。在个人充分利用周末、业余时间抓学习的同时,建立“科室轮值集体学习制度”,每周五下午开设“组工讲坛”,由部内组工干部轮流登台为大家讲课,每一节课讲完后,由部领导现场评价,并就所讲内容展开讨论,通过评议,达到广大组工干部互学互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今年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组工讲坛7次,集体业务学习20余次,参加人数达80多人。同时,在保证部内常规性学习的基础上,采取“引进来学、走出去学”的办法,邀请3名专家学者到部内讲学,积极参与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班40多次,拓宽学习途径和渠道。7月3日,举办了“强化团队意识”的户外拓展训练,有效提升了组工干部团队的凝聚力、创造力。
开展下基层活动,争做群众最满意的干部。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组织工作满意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由部领导带领各业务科室,开展“双百双十”活动,分别深入到机关、学校、社区、农村、“两新”等各类基层党组织,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共收集整理出近70多条涉及到教育培训、服务基层、丰富组织活动等方面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组织工作明确思路提供了依据。选取20名贫困党员个人或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切实从每个党员的难处着手,为困难党员真正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0多个。同时,结合全区开展的社会矛盾化解专项工作,对组织工作业务范围内的信访积案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已排查出的17起组织信访案件全部办结;同时,组织部主要领导按照区级领导包案制度的要求,积极与相关责任单位协调联系解决。
建立组工干部联系点,争做和群众关系最密切的干部。在全区范围内,为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创先争优”领导小组成员选择确定了41个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联系点,其中6名部领导全部建立了创先争优联系点,先后深入联系点调研走访70多次。在组织部机关范围内,全体组工干部将区直属的18个党委、党工委分别确定为日常组织工作的联系点。在了解到部分农村硬件设施薄弱的情况后,积极协调有关“结对互帮”单位,为兴胜镇永和窑、笸箩铺、西边墙等村送去了办公桌椅、电脑、广播设备,健身器材等设备,价值10多万元。
带头公开承诺,争做最公道正派的干部。围绕“加强党性修养、发挥表率作用、全面创先争优”的活动主题,在部机关开展了“共性承诺+岗位承诺”的公开承诺活动。“共性承诺”要求组工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团结、竞争、效率、创新和开放等六种意识,并进一步细化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通过会议、青山党建刊物及网站等形式向群众进行了公布,接受其他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岗位承诺”在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能的基础上,建立科室例会、限时结办、工作进展情况通报等制度,每周五各科室分别召开科室例会,总结本周工作完成情况,部署下一周工作安排,并认真填写《组织部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明确各项工作完成时限,使各项工作明确到每个执行人,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进一步提高部机关各项工作效能,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以组织部门为核心,带动其他部门创先争优活动统筹推进。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青山区委组织部在迎庆建党89周年活动期间,分别深入到机关、学校、社区、农村、“两新”等不同类型的党组织20多个,共同庆祝“党的生日”。在“七一”前夕与民一社区、北重集团六分公司联合组成文艺队,到东达沟村进行“文艺进农村,共同庆祝党的生日”活动,为农民群众献上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与富强路街道党工委组织区域内各党组织开展“共产党走百家”主题实践活动,在“七一”前后先后开展了党员认领格言、党性修养讲座、党员唱红歌、党员文艺团体消夏演出、新老党员座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5月份,组织部机关又与新社会党组织“雷锋车队党支部”及市政管理处、市巡特警支队、区文明办等单位组成联合党委,并于近期组成合唱团,参加“呼、包、鄂三地红歌赛”,实现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共同创先争优。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组织部门与其他各类党组织形成共争共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