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注
·浙江物流业如何转型升级?"信息化"成为共识
·浙江经济上半年保持健康较快增长 GDP同比增长13%
·科技官员与经济专家同台网聊:块状经济如何转型?
·吴晓波勾画块状经济转型蓝图
·146家龙头企业带动整体发展 品牌培育还需较长过程
综合消息
·中心镇集聚辐射渐成气候 温岭,转型有了新支点
·浙江产业要“借力”央企 切实改变“低小散”状况
·产业转型持续创新 恒逸:持续创新引领高端发展
·“十二五”宁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专家解读百姓热议城乡体制改革助力杭州新型城镇建设
典型报道
·学习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杭州三城合璧新愿景
·用创意改造传统产业 湖州纺企进军网游业
·舟山:利润率不足3% 出口企业"云集"水产业
·220千伏舟山大陆联网工程度"满月" 金德水到贺
·浙江民资涌入光伏产业渐成规模 朝阳待喷薄
图片新闻
5年发展胜过以往40年
科技创新造起电动汽车
宁波架起通向世博大桥
杭州湾新区要做新浦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转型升级不动摇 四大建设再登攀 > 综合消息 正文
浓墨重彩五年间——写在“十一五”收官之际

  浙江日报11月15日讯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五年不过沧海一粟。

  有些年份,却注定留下浓墨重彩,“十一五”便是。

  这五年,浙江砥砺奋进、从容不迫——

  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不断探索具有浙江特点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的基本经验;

  全面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始终坚持中央要求与浙江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统一,作出了一系列事关全局和长远、具有浙江特色的重大决策部署。

  春华秋实。五年奋战,奠定了浙江今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影响深远……

  

  五年历程中,浙江科学发展的步伐铿锵有力,踩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彩乐章。

  回望五年,科学发展观涤荡钱江两岸,贯通浙江上下。

  “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深入探讨中,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就这样入脑入心,转化为全省干部群众的共识。

  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一旦与实践结合,必将生成强大的物质力量!

  变化,就在浙江各级党委政府的新反思中。既追求更快发展,更要求更好发展;既坚持率先发展,更注重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变化,就在生态立省战略的确立中。生态环保指标,化为领导干部政绩指挥棒,强化生态建设,更提到立省战略的空前高度。

  变化,就在经济发展的各项新追求中。不再搞单纯GDP竞赛,综合考量科学发展的全方位指标,更加突出民生保障、社会建设。追求一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别有新天地。

  五年间,科学发展观深入到浙江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化为千万群众的实践大潮。整个社会朝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更高境界迈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科学发展之路,就在这样一个渐进、螺旋上升的行进中,豁然开朗。而目标,正是那风光秀丽的高山之巅。

  

  五年历程中,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是浙江面对的一场大考。

  让我们凝眸这一幕——

  发端于大洋彼岸的国际金融危机,自2008年下半年骤然恶化,率先出海的浙江经济呛到了苦涩。

  寒冷让浙江人自省:经济外向度和民营经济比重七成,易受国际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以终端消费为主,多处产业链的低端,核心竞争力偏弱。

  面对大考,浙江决策者果断出手:标本兼治,保稳促调。一场没有退路的出击,即刻打响。

  竭尽全力保增长。保增长,就是保民生、保稳定。省委、省政府前后4次召开“万人大会”,主要领导作信心喊话;各级党委政府全面铺开“四大建设”,深入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全省干部南征北战,东进西突,找项目,扩投资,拓市场,扶企业;千万浙商危急关头,尽显草根韧劲,再走创业创新路,寻找浙江经济新定位……

  破除万难促调整。在保稳定保增长的同时,浙江依然坚持调结构乃战危机根本之策。保增长的所有举措,都着力于挖掘国内需求、提升科技实力、摒弃高能高耗、塑造产品品牌。浙江在迎战危机中抢抓着转型的先机。

  风雨过后见彩虹。浙江经济走出了V形反转的漂亮曲线。

  将在危机中经历的艰难险阻,化作刻骨铭心的科学发展理念;将在危机中翻越的崇山峻岭,化作真材实料的驾驭经济本领。在这趟艰难的跋涉中,浙江人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五年历程中,浙江抓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开启了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征程。

  实际上,早在“十一五”之初,浙江就更加认真反思旧有发展模式的弊端。“八八战略”、腾笼换鸟,就是浙江人的明智选择。尤其是迎战危机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识,在浙江空前凝聚:不转型,浙江将无路可走,浙江必须背水一战!

  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摆脱“低小散”,浙江将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九大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场指向未来的战役已打响。全省各地迸发出极大热情,新兴产业峥嵘态势已露头角。这对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的经济发展,将起决定性作用。

  沉下心思矢志提升科技实力,改造传统产业。浙江充分看到,科技实力、自主创新,是决定区域发展后劲和长远的重大因素。为此,一方面,“十一五”时期,浙江大量引进科研院所,建立科创基地;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赋予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更大活力,更高科技含量,更强核心竞争力,使浙江制造迈向浙江创造。

  深化生态省建设,为生态添价值。青山郁郁,碧水潺潺,绿荫间田舍掩映,江南风光宜人。“十一五”时期,浙江加减法并做。一方面坚决淘汰“两高一资”项目和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产业格局。

  

  五年历程中,浙江始终突出改善民生,谱写了执政为民的衷曲。

  科学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一五”,浙江殚精竭虑保民生,换来喜人成果。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低收入群众增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六大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人民群众医疗条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等十方面实事,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

  “安全网”和“稳定器”日渐坚固。一张包括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网,在之江大地初步织成。

  一场政府推动、农民自主和市场运作结合的农房改造工程,在浙江农村推进。用4年时间,改造农村“陋室”115万户,“政府出一点,集体贴一点,银行贷一点,农民筹一点”,多管齐下,大庇天下寒士。

  五年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寒潮来袭,浙江百姓始终在温暖中前行:农民人均纯收入破万元大关,连续25年列各省区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第9年列全国各省区第一;农村老人,领到了“退休金”……

  六

  五年历程中,党建的纵深化,使得新时期浙江的政治文明得以彰显,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成为浙江一道新风景。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给党的建设注入无限生机。大力推进党内民主,不断创新和实践党内基层民主形式;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大力推进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创先争优活动的全面开展,又将党的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民本理念日益融入各级领导干部的心里,成为他们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自觉。从各种听证会、恳谈会,到省委领导与网友直接对话;从“转变作风年”活动,到百名县市委书记基层蹲点;从机关效能建设、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到“企业服务年”,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国际金融危机更让浙江人在经济之“危”中看到了文化之“机”。

  “十一五”时期,浙江化解观念梗阻,突破体制藩篱,同时驱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个“轮子”,有效推进事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试点。民资源源不断进入文化领域,全省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多达4万家,一台民营歌舞《宋城千古情》,就累计拉动相关消费超10亿元。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优化了经济结构,提升了居民消费,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人们更从中收获精神的给养和滋润,增进了前进的动力。

  

  新的期待,新的航程。如今,一份未来5年发展的新蓝图,即将在5000万浙江儿女面前徐徐展开……

  仰观目标之远大,我们满怀豪情;俯察任务之艰巨,我们尤须清醒。

  “十二五”脚步日益临近。不同的发展阶段,必然面对和解决不同课题。“十二五”对于加快改革开放的意义非同寻常。这将是扩大居民消费、构建消费大国的关键五年,是推进城市化的关键五年,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五年,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广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五年……

  回望来路,我们曾有百折向东的气概;远眺前方,希望依然与万丈雄心同在。

  今天的浙江,正以更从容的姿态,迈向更好明天!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