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显示:我市“城考”成绩名列浙江省11个“参考”地级市的最后一名,被国务院环保部点名批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自昨日起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机动车违法鸣喇叭集中整治。记者昨晚随同交警来到夜间交通噪音扰民多发点体验“禁鸣”整治。
路边居民要到凌晨两点才能安睡
晚上8点45分,记者来到市区荷花路,此处为市民投诉噪音扰民的热门地段之一。记者发现,由于银泰百货平日往来购物人员较多,加之该段的道路又相对狭窄,成为交通堵塞的“多发地带”。在附近联合广场值班的保安告诉记者,每天上下班高峰期此路必堵,堵塞后总有司机狂按喇叭。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位于闹市的府前街与第一桥的交叉口,虽然晚上9点,但这里仍然熙熙攘攘,旁边一家大型娱乐场门口停满了出租车,车辆的喇叭声不时入耳,附近华开大厦的居民们不胜其扰。“即使晚上11点到家,还得要看电视到2点才能睡觉,不然根本无法入睡。”住在华开大厦9楼的顾老伯说,“有时候出租车为了抢生意,前面的车稍微慢一点,那个喇叭就一路按,实在是太闹心了。”顾老伯隔壁一户家庭就因为儿子被噪音骚扰得无法静心看书,选择了搬家。而当晚记者了解到,因为交通噪音而另觅住处的居民不止一户。
不少司机已经忘了曾有“禁鸣令”
目前,我市共有123万辆汽车,而且车辆数量每天还在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市环保部门于去年对市区道路59个点开展噪音测试,平均车流量为每小时3057辆,道路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71.6分贝,最大值为78.9分贝,超过70分贝的道路长度占总长比例为85.0%。本月初,由国务院环保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中指出,温州城市交通噪音轻度污染。
实际上,早在1995年我市便对市区一些主要道路实施禁鸣。昨晚,记者跟随市交警一大队民警来到市区多个夜间交通噪音频发的地段进行整治。在市区人民路上,一名驾驶员见到前方车辆行驶缓慢,便开始长按喇叭,交警拦下该车进行教育。该驾驶员说,以前是知道市区有禁鸣的,不过近年来好像部门也没严管,于是他们也放松了警惕,“都忘了有禁鸣这事了”。在市区荷花路,一名年轻的女驾驶员按喇叭被交警拦下后,自称刚拿了驾照,不知道市区有禁鸣的规定,学车时教练也没教。
交警部门表示,根据上级的部署,昨日起至12月10日,他们对于按喇叭的驾驶员进行口头警告,同时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教育宣传;在12月11日后,他们将开始动“真格”,加大违法查处力度,以定点设卡和动态巡逻的方式,对违法司机处以50元罚款。此次重点整治的是机动车长时间鸣喇叭、连续多次鸣喇叭及其他恶意鸣喇叭行为;重点整治车辆为:出租车、公交车、摩托车、工程车等。
禁鸣到位交通噪声可望减少一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禁鸣区域不断增加,此次的集中整治对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区域再次进行了调整。
这次调整除了新增龙湾区永中街道罗东大街(镇标路——永宁路)外,主城区东面的禁鸣喇叭区从原来的汤家桥路延伸至龙腾路。北面还是以瓯江为界,西至娄东大街、翠微大道、过境路、泰力路,南至瓯海大道(不含上述道路)环线范围内的大街小巷;黄龙住宅区禁鸣范围为:东至营楼路,西至梅电路、康盛路,北至过境路,南至康强路(不含梅电路、康盛路、过境路、康强路)环线范围内的大街小巷。
交警部门表示,在这些禁鸣区域内,除警车、消防车、工程救险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执行紧急任务外,全天24小时禁止机动车鸣放喇叭。市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说,如果全市汽车都禁鸣到位,温州市内交通噪声平均值会下降三四个分贝,这意味着整个城市的交通噪声减少一半(声音增减3分贝=声音强度增减1倍)。(记者 曾苑 范晨 殷诚聪 潘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