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 题:社会管理创新要问计于民
步入改革深水区、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等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既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现代社会管理是一个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以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中介,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按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总要求,找准现行社会管理工作中不能适应现实的种种不足、缺陷和弊端,对症下药,创造性地提出有效解决办法,才能推动社会管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问题和矛盾存在于现实之中,而解决的办法往往也隐藏在现实里,孕育在实践中。扑下身子,深入实践,向基层的群众求教,在丰富的实践中求解,就能在全面掌握情况、准确把握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中肯綮的应对措施,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创造了不少社会管理新经验。从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身上,对特殊人群试行特殊关爱,到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试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从在征地拆迁中充分保护群众利益,到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各地各部门在实践中形成的新做法、取得的新经验,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丰富源泉和重要依据。坚持问计于民,善于问计于民,有利于激发群众智慧,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问计于民,要敢于把社会管理公开化、透明化,通过推动政务公开,让群众有机会了解、有条件监督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政府社会管理、公共事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的公正、公信,为决策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问计于民,需要进一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建立和完善意见建议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工作机制。社会管理应贯彻“打开门、请进来”的方针,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统筹兼顾不同群体利益诉求。通过网络搜集、主题讨论、专题听证等方式,拓宽沟通渠道,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社会情绪和社会问题,为提升社会管理的针对性、预见性、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