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的野葱
像野葱的老鸦瓣
野葱
老鸦瓣
水芹
毛茛
蕨
线蕨
野菜专家提出
四点采摘忠告
春色满园,野菜遍地,正是踏春郊游的好光景,顺带挖点野菜,也给这个春天的日子增添些美妙。
但是,尽管有很多报道包括快报的报道,讲了很多很详细的“挖野菜攻略”,野菜毕竟是入口的食物,安全还是最最重要的。采摘野菜最好是在有经验或有传承的人直接指导下采摘,且有以下几点注意:
第一,马路边、化工厂或垃圾堆边的野菜不要采;
第二,不认识的野菜或认识模糊的野菜不要采,尤其要避开外观鲜艳的菌类;
第三,野菜与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禁忌,常服止痛药、磺胺类药或易过敏者,应慎重食用;
第四,野菜最好现采现吃。野菜上也许会残留一些虫卵,放置过久,虫卵可能会孵化,污染野菜品质。烹饪野菜前,最好用热水焯一到两分钟,再用清水浸泡两小时以上。
中河高架下采了把“野葱”
炒盘鸡蛋吃了呕吐两小时
昨天10:13,何阿姨来电:现在天气好了,野菜很多。我女儿前天去胭脂新村前面的立交桥下面采了野葱。但昨天炒的时候发现它不香的,我女婿吃了以后,还吐了两个小时。我仔细看了看,其实它不是野葱,只是和野葱长得像。希望能提醒大家野菜不要弄错,吃错身体要出问题的。
见习记者舒俊核实报道:何阿姨一家住在水星阁,昨天上午,何阿姨的女儿女婿上班去了,只有她和老伴范大伯在家。
何阿姨从楼道里拿出一只纸袋,里面装着一大把长得像葱的绿色植物。
“就是这种东西,我女儿从立交桥下拔回来的。我们一开始以为是野葱,结果吃完人就不舒服了。这个东西吃不得,我放在楼道里准备扔了……”
何阿姨说,4月3日下午,女儿路过环城北路立交桥,看到桥下绿化带里有人在拔东西。
“女儿说,那个人在拔野葱,手里已经握着一大把了。我们家以前住吴山那边,春天一到,山上一大片一大片的野葱。我女儿最喜欢吃野葱了,野葱炒鸡蛋,很香很香的,我估计她嘴馋了,也拔了一大把回来……”
第二天上午8点多,何阿姨的女儿把部分野葱跟鸡蛋一起炒了,做早饭的配菜。
“我和老伴牙不好,早饭喝粥的,野葱鸡蛋就我女儿、女婿在吃。我女婿吃的时候就问,今天这个野葱怎么不香的,怎么还有点苦?不过他们还是把菜吃光了。”
菜吃完不到10分钟,女儿就头疼了,“我女儿不良反应早一点,说有点头晕,倒是没吐。我女婿过了半个小时才说头晕,还想吐,前前后后大概吐了两个小时!我就怀疑那盘菜了,他吃了很多。”
何阿姨退休前做过助产师,懂一点急救措施,马上让女婿用手指刺激喉咙,把东西吐出来。
“我女婿吐了几次,好多了,我让他去睡了一觉,睡醒基本没问题了。那个时候有点慌的,如果情况不对,我就要拨120了……”
何阿姨女儿带回家的植物,外形跟葱很像。
这种植物的叶片呈扁平细条状,长三四十厘米,宽四五毫米。叶片上端为翠绿色,靠近根部为白色。根部有一个白色球茎,球茎下有很多须根。
把植物的叶片剪断,并不像葱那样是中空的,也没有葱的香味。
何阿姨从厨房拿出另一把像葱的植物,“这个是我们常吃的野葱,我昨天刚拔来的,跟女儿带回家的那个东西很像,但还是有区别的。”
两种植物一对比,颜色都是由绿到白,根部都有球茎。但野葱的叶片是中空的,叶片也显得更宽更长,且带有强烈的异香。
在何阿姨带领下,我们来到中河高架环城北路上桥口。何阿姨说,女儿就是在附近的立交桥下,拔到那几把植物的。
在立交桥绿化带中找了一圈,确实发现了大片野葱。许多野葱上端的叶片,已经被人摘走了。但是没有发现何阿姨女儿摘到的那种植物。
那么何阿姨女儿带回家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女儿女婿误食的是“老鸦瓣”
辨别野葱的简单办法就是闻气味
昨天下午,带着何阿姨女儿摘回家的植物,找到了浙江省农科院农艺师洪林。
洪林研究植物40余年,编有《野菜开发利用新技术》一书,人称野菜专家。
洪林仔细观察后,说这种植物确实不是野葱,应该是一种叫老鸦瓣的植物。
他拿出《浙江药用植物志》,翻到写着老鸦瓣的一页。
书上写道:“老鸦瓣,多年生纤弱草本,生于阳光充足的山坡或杂草丛中,鳞茎(根部的球茎)含秋水仙碱、乙酰秋水仙碱等,有小毒,具有抗癌功效。”
洪林说,老鸦瓣所含的秋水仙碱,是一种生物碱,本身无毒,但进入肠胃后会氧化成“二秋水仙碱”,具有较大毒性。常见中毒反应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秋水仙碱常见于一些百合科植物中,比如新鲜黄花菜里就有。秋水仙碱在高温60摄氏度以上,会减弱或消失。食用前如果把含秋水仙碱的蔬菜用开水焯一遍,再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秋水仙碱就会被破坏。”
洪林说,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把老鸦瓣当成了野葱,“其实鉴别方法很简单,闻气味就知道了。野葱有股葱香味,老鸦瓣是没味道的。”
野菜分5类:水生、湿生、田野、丘陵、山地
春天的野菜种类最为丰富。
许多市民踏青之余,也会带上剪刀、菜篮,去郊外采野菜。既享受了明媚春光,也带回了无污染的天然珍馐。
浙江省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拥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十分适宜野菜的生长。野菜也一直很受浙江人的喜爱。
浙江省农科院农艺师洪林说,目前浙江的各类野菜植物达到700多种,经常摆上老百姓餐桌的有十多种,常见的有马兰头、荠菜、水芹菜、蕨菜等。
根据生态分布的不同,洪林把野菜分成了5类:水生型、湿生型、田野型、丘陵型、山地型。
“水生型野菜就是完全生长在水里的,比如杭州名菜莼菜,就是水生野菜。湿生型野菜主要生长在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上,比如芦苇、蒌蒿,经过加工,也是可以吃的。”
洪林说,田野型的野菜大家接触得较多,主要分布在平原、河谷盆地以及村落边,比如常见的荠菜、马齿苋,属于旷野植物,主要分布在村宅或乡村道路边。杭州人喜欢吃的水芹菜、马兰头,属于水田植物,常分布在水湿处和田埂边。
“野菜种类最多的,还数丘陵和山地。像余杭人常吃的野茼蒿(当地人叫革命菜),还有栀子花,都是生在丘陵地带的。山地上的野菜,比如蕨菜、紫藤、东风菜(又叫疙瘩药)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1000米以下的山地上。”
面对种类丰富的野菜,居民应该如何辨别、采摘呢?
洪林说,采摘野菜关键在于鲜嫩,过老过硬的植物就不能算野菜了。因此,要保证野菜鲜嫩爽口,必须对野菜的生长周期以及食用部位有深入了解。
一般来说,每年的3月至4月,是采摘野菜的黄金季节。比如木本植物,这时嫩茎叶刚刚萌发,就可以作为野菜采收。比如蕨菜的嫩芽,过了4月,可能就长成树枝了。
草本植物里,如马兰头、五月蒿,三四月份的长势喜人,茎叶也最嫩。但是,像荠菜、水芹等植物的嫩茎叶,可以从冬季12月份采摘至次年3月份。
“有一类野菜很特别,那就是植物的花。采收这些野菜,要与植物花期结合起来。梅花花期最早,二三月就能采了,三月有玉兰花,四五月有紫藤花、泡桐花,六月还有栀子花……采收花类,花朵将开未开最好。夏天采收花类,最好是早上晚上,中午收下来的花比较焉。”洪林说。
自然界的植物外形相似的很多。长得像的植物,许多都是同科同属的。它们适宜生长的环境类似,常常容易扎堆,长到一起。这时如果去采野菜,很容易采错。
省农科院农艺师洪林以水芹与毛茛、蕨菜与线蕨这两对易混淆的植物举例——
水芹和毛茛都是细柱状的,茎干很直,跟我们平常吃的芹菜很像,连叶子都差不多。区别在于水芹茎叶很光滑,毛茛茎叶是有细毛的。毛茛有一定毒性,与皮肤接触会引起炎症,内服会导致胃肠炎和中毒症状,不过毒性不会致死。这两种东西常常长在一起,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如果看到水芹里混着几棵有毛的,我建议还是不要摘了。
蕨菜和线蕨也是常常搞混的一对,两种植物的嫩芽长得差不多,不过线蕨的茎很细,要比蕨菜细很多。我听说有人把线蕨摘回去做菜吃,弄得拉肚子。线蕨毒性不大的,中药里面主要是清热解毒,如果吃太多,是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除了把带毒性的植物混进野菜外,有的人因为对野菜了解不多,常会采错野菜,或者把口感不好的“杂草”也混进了野菜里。
洪林说,以前有位朋友兴冲冲送我一大把竹笋,说是出去玩的时候顺手摘的,笋还挺粗挺长。
我当时一看就笑了,那是苦笋啊,味道很苦的。吃上一两根,还能清热解毒。不过那么多苦笋,我可吞不下去……我朋友听完也笑了,说他白忙活一上午。现在玉皇山上有一种山白菊,天天有人采,但是山白菊旁边会长一种叫六月霜的植物,味道也是很苦的。如果不小心把六月霜混进去,烧出来的山白菊也变苦了。毒倒是没有,就是好好一盘菜,变成苦菜了。
洪林说出去采野菜,一定要慎重,自己不认识的野菜千万不能采。采野菜最好还是与年纪大的人一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