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七座城市测量并公布PM2.5浓度已有半年,经多方征求意见,《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日前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发布,意味着浙江境内城乡全面向以PM2.5、灰霾为代表的空气复合污染宣战。
未来3年间,浙江将举全省之力“着力缓解细颗粒物(PM2.5)污染及灰霾问题”。
省环保厅指出,浙江人口密度大、车辆多、经济总量大,许多城市地处丘陵地带,大气扩散条件差,常年风速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客观上要求我省要采取比其他省市更加有力的措施。”
浙江现在的空气质量到底怎么样?
空气中二氧化硫PM10等老污染物在变少
一边是节约能源,一边又减少工厂的废气排放,浙江坚持节能减排多年后,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中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项传统指标总体稳中趋好,2007年成为趋向改善的拐点。
改革开放之初的十多年里,浙江空气中两大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PM10,PM10主要来自于扬尘,煤炭中多多少少含硫,二氧化硫是煤炭燃烧的产物,PM10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二氧化硫是刺激性有毒气体,并是引发酸雨的罪魁。近年来,在城市里道路、建筑施工产生的扬尘被严管,用煤炭作为燃料的家庭、餐馆和工厂在一天天减少,两大污染物浓度因此得到控制。
2011年,浙江县级以上城市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即空气质量“良”)比率为92.8%。总体而言,浙江县级城市空气质量好于设区市,浙中北地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
如今,浙江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污染下降,二氧化氮污染上升,已与二氧化硫相接近,因汽车尾气是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省环保厅据此认为:浙江城市空气从煤烟型污染逐渐过渡到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
灰霾成空气大敌
浙江自1960年开始灰霾观测以来,灰霾现象总体呈增加趋势。
监测之初,浙江平均每年出现灰霾天气的日子不到10天,“九五”期间(1996年-2000年)涨到20天左右,“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达近60天。
省环保厅说,浙江灰霾天数2000年后出现跳跃式猛增,“十一五”期间霾日数较高城市集中在环杭州湾及金衢盆地,最严重的城市每年有160个灰霾天,接近半年。
若按新国标 浙江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不合格
国务院不久前发布的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拟于2016年1月正式实施。新标准对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标准更高,最大的亮点在于新增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指标。
对照新标准,2011年浙江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PM10、SO2、NO2三项老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有19个,仅占城市总数的1/3左右,达标城市比例较执行现行标准下降65.3%。
超标城市的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次为二氧化氮。去年,浙江并未正式监测并公布PM2.5和臭氧,不过省环保厅透露,从实验性监测数据来看,“PM2.5、臭氧情况也比较严峻”。PM2.5、光化学烟雾导致的灰霾已是浙江夏季常见的大气污染。
已对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省环保厅评价浙江空气现状时说:
总体上,浙江正在从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共存的复合污染转化,具有明显的局地污染和区域污染相结合,污染物之间相互耦合(即污染物之间相互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污染)的特征,表现为大气氧化能力不断增强,高浓度细粒子使大气能见度下降,导致区域灰霾污染,部分地区还频繁出现光化学烟雾和高浓度臭氧污染现象,已经对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与国内主要城市相比,省内杭州、宁波等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属中游,PM2.5浓度较北京、上海稍低,与南京相当,较广州、厦门稍高,每年的灰霾天数和南京差不多,比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都多。
PM2.5和灰霾因何而来?
省环保厅认为,以杭州为例,如今空气质量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城市空气污染物扩散状况不好,污染难及时消除,另一方面,“关键还是因为浙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比较滞后,基础还比较薄弱”。七大人为原因导致浙江空气的污染现状。
清洁能源用得少
烧煤量一年高过一年
浙江人用能依然主打高污染的煤炭,2010年,浙江使用的清洁能源仅占能源总消耗量的12.2%。浙江天然气供应量为31.81亿立方米,还不及北京68.1亿立方米、广东72亿立方米的一半。
2006年到2010年,煤炭在浙江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不降反升,煤炭消费量从2005年的7706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3950万吨,接近翻番。只要烧煤,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就难以避免。
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浙江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规模以上企业仅占全部企业数量的5%。浙江的产业以加工制造为主,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突出。
电力、冶金、石化、印染、建材等重污染行业集中在环杭州湾地区及金衢盆地。电厂、水泥行业的烟囱中去除二氧化氮的进度较之北京、广州等地相对滞后,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汽车保有量10年涨10倍
目前,浙江机动车保有量近1200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650万辆,10年间增长了近10倍。与此同时,浙江的公交体系建设、高污染车淘汰、油品质量提升、油气回收治理等方面与北京、广州还有较大差距。
因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滞后,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而汽车拥堵时的尾气排放量是通畅时的数倍;
浙江尾气高排放的黄标车有近60万辆,目前仅淘汰10%不到;
油品方面,北京、上海、广东珠三角已实现国Ⅳ标准油的供应,江苏也已启动国Ⅳ标准油的供应,但浙江车用汽油还是国Ⅲ标准,车用柴油还是国Ⅱ标准;
加油站、油罐车、油库会向空气中挥发有害气体,因此需加装油气回收设施,北京、上海、广东珠三角等地2008年、2010年前就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治理,浙江还有1000多座加油站、24座油库、近200辆油罐车未进行治理。
有机废气一年排放百万吨
浙江每年有机废气排放总量112.67万吨,其中,工业源排放98.1万吨,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为金属制品涂装、化学药品原药制造、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建筑装饰、皮革、毛皮、羽毛(绒)制造、纺织印染。而这些行业的有机废气收集难、处理难、监测难的问题没得到有效解决。服务业有机废气污染也不可忽视,餐饮油烟治理也不甚理想,服装干洗业的有机废气治理未有效展开。
烧秸秆
每年引发5-10天高污染
全省工业及民用炉、窑有4.6万个,其中5000多家企业的锅炉安装了除尘设施,许多城乡接合部的小锅炉的烟气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
工地及道路扬尘治理不到位,仅杭州开展了绿色工地创建,大部分地区扬尘排放没有得到有效监管,路面保洁覆盖比率不高,或主要以人工清扫为主,产生的二次扬尘量巨大。
每年5-6月,浙江平原地区大量燃烧秸秆,燃烧产生的细颗粒物会形成长达5-10天的高污染。
还有很多空气污染来自外省市
长三角各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区域内城市几乎已连成一片,因大气不停在流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卫星遥感图片显示,我省浙北、浙东、浙中区域已经初步形成连片的灰霾区,逐渐超越了城乡的界线,并且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灰霾连成一片,形势日渐严峻。
污染防治和北上广有差距
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相比,浙江的大气污染防治的管理、监测队伍建设滞后。大气污染防治的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其中,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大部分空缺,大气违法取证难、定责难、执法难。
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研究也不够,至今,我们对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成分及机理还不甚明了。大气污染物收集难、处理难、监测难的技术瓶颈还未突破。企业偷排漏排、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