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3日讯 晚上10点,杭州西湖区法院立案庭庭长陈辽敏依旧QQ在线,她说“网络调解工作室”有咨询要回复,还有几个纠纷案子要细看。
西湖区法院最近刚刚将法官们的每周“双休”改成“单休”,周二周四晚上全员加班,尽管如此,民商庭的一些法官,手中积案也已经达到上百件。
陈辽敏说,如果有更多“特邀调解员”情况就会好很多。他们想委托钱江晚报,面向全社会招募特邀调解员,只要有一定法律基础,善于沟通,愿意付出,如果有某方面的专业知识,那就更好了。
4小时苦口婆心,人民调解员“化干戈为玉帛”
“人民调解员”,西湖区法院目前已有4人,是从2007年开始设立的。一般打官司,当事人都是先到法院立案庭。如果立案人员觉得纠纷蛮简单,完全能够调解好,而不用剑拔弩张地上法庭,就会在征求当事人的意见之后,把他们交给人民调解员。
王大姐就是一个出色的调解员。她原本就在政法系统工作,退休后应邀加入西湖区法院调解员队伍。
上周,杭州某小区的一户业主和一支工程队怒气冲冲地来到西湖区法院。业主家的别墅有质量问题,开发商派了一支工程队帮助修缮,预算15万元,等到工程大致完成,一结算,总造价比预算多了三四万元。业主不同意加钱,工程队撂下扫尾工作,业主另找工人,工程队阻止。两方到法院就是要法官来断一断,这个工程到底应该收多少钱。
立案庭法官觉得这个纠纷没有大事大非,有商量余地。王大姐接手。那一天,从下午3点一直“斡旋”到晚上7点。调解用的是“背靠背”的方式,王大姐为中间人,逐个谈,先听听业主夫妇的意思,再找工程队聊一聊,要不双方都退一步?最后,以业主方付3.3万元调解成功。
诉前调解:“泼杯水”浇灭小火苗
这一类调解叫“诉前调解”,也就是说,如果调解好了,就不用再起诉开庭。
它不同于“诉讼调解”,“诉讼调解”大多数已经经历了庭审,最后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相比之下,“诉前调解”更节约司法资源,往往效果也更好。
对当事人来说,打官司的付出很大,以王大姐调解掉的那个工程款纠纷为例,诉讼费、工程评估费、律师费等等,成本要以万元计。而且按照目前西湖区法院的案件排期,立案三四个月后才有可能轮到开庭,一场官司打下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
陈辽敏有个很生动的比喻,有些小纠纷好比小火苗,本来泼杯水也就灭了。而一旦进入打官司的程序,双方收集证据、请律师、写诉状,一来二去,越说越气,两人真正成了敌对的两方,而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法院需要这样的调解员
法院的主要招聘对象:热心调解工作的律师、心理咨询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在各行业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士及在镇街、村社具有较高威信和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人士。
报名后,法院会做一定挑选,而后培训上岗。特邀调解员以公益为主,有适当劳务补贴,如果你既热心又有责任心,那么可以这样报名——
(一)网上报名:申请人可在陈辽敏法官网上工作室http://www.xfclm.com/下载《特邀调解员自荐表》,填写后发邮件至tytjy2012@163.com。
(二)邮寄报名:将《特邀调解员自荐表》填好后邮寄到杭州市西湖区法院立案庭(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9号收件人:曹蕾)。
(三)现场报名:截至明天,申请人到西湖区人民法院传达室领取《特邀调解员自荐表》,填写后交到西湖区人民法院传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