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原创 更多
·东阳一初中生持刀刺伤7人
·平湖大火烧了两家企业的货
·杭长运启动受理春运团体票
·温岭金店劫案劫匪持刀砍人
·新昌县委书记温暖微博回应
·"像金国民那样去战斗"成流行语
·中英两国精英开坛论知识产权
·杭州将扩大创业大学生范围
·嘉兴紧急追查“问题猪肉”
·杭州将保护西湖文化景观
王坚颖
杨晓燕
李敏
周娜
梁国瑞
叶海
童俊
王黎婧
 本网记者特别策划 更多
·[专题]浙江改革开放的十个样本
·本网直击公交周首个早高峰
·[滚动播报]巴中开往宁波客车坠崖
·抢“鲜”体验运河水上旅游线路
·我挑我要的——解读个性化车牌
·杭甬高速四车追尾 大客车起火
·【关注】杭新景高速大客车侧翻
·[专题]"跟"着浙江科学家去北极
·【特别策划】四“DU”高温
·【专题】浙江重民生战高温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杭州警方分析“五一”长假以来诈骗案件
丢捡物品诈骗、借打手机诈骗和招工诈骗受理居多

  浙江在线杭州7月20日讯 (记者 李敏 通讯员 徐佳) “与以往的发案规律相同,在杭州市发生的诈骗案件中,除去一些其他类型手段诈骗外,以丢捡物品诈骗、借打手机诈骗和招工诈骗三类案件的受理数居多。”20日,杭州警方详解“五一”长假以来诈骗案件。

  自今年“五一”长假至7月15日,杭州市各地公安机关共计受理诈骗案件近千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案件数量略有下降。期间,发案一直比较平稳,未出现明显波动。

  迷信诈骗案件呈上升趋势

  迷信诈骗案件在“五一”长假后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受理数达22起,占今年以来全部迷信诈骗案件发案的68.75%,并且在杭州的上城、下城、西湖、拱墅、余杭、富阳、建德、临安、桐庐等地先后发生,呈现出在全市蔓延之势,共计造成被害人被骗金额达到了五十万余元,个别案件涉案金额达到了十万元以上。

  6月1日上午9时许,事主毛某在富春街道一弄堂附近被三名女性犯罪嫌疑人以“家人有血光之灾,需要消灾”的方式,骗走人民币9.36万元。

  此类案件的侵害对象均为老年人,且被骗金额较大,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

  兑换外币诈骗案件连续发生

  “五一”长假以来,杭州警方共受理兑换外币诈骗案11起,主要发生在6月份以后,共受理8起,此类诈骗案件在近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近日以来,又连续发生兑换外币诈骗案件,且涉案金额巨大。6月29日,下城一事主被以兑换假英镑方式骗走10万元;7月2日,拱墅又发生一起涉外兑换澳元诈骗案,被骗金额高达50万元。

  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普通民众对外币认识不足以及贪小心理等因素,采用连环套的方式实施犯罪行为,致使被害人上当。此类案件在杭州虽然发案较少,但是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危害性明显。

  丢捡物品案件出现新手段

  丢捡物品案件在杭州市各地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的宣传之下,广大市民的自我防范意识有所增强,但同时犯罪分子也在不断地翻新作案手段。

  从近期的丢捡物品诈骗案件中可见,有几类新手段市民群众应当引起重视。在萧山火车站内连续发生以遗落装有现金等物的香烟盒为名的丢捡物品诈骗案件;犯罪分子驾驶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将被害人骗上车后实施犯罪,由于此类作案手段主要针对年轻女性被害人,因此此类案件极易引起抢夺、抢劫甚至强奸等恶性后果。

  针对以上犯罪特点和诈骗犯罪主要的侵害对象特征,杭州警方建议:大部分诈骗案件侵害的对象均为外来人员,迷信诈骗主要以侵害老年人为主,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其贪小便宜、对子女关心等心理实施犯罪,同时,由于诈骗案件作案手段隐蔽,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引起路人的注意,所以犯罪成功率较高。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假称是房产经理诈骗15万 每月1.8万元花在泡酒吧
·借口订货骗卖电池验钞机 东阳破获流窜诈骗团伙
·辨别五类骗局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预警招生诈骗
·地下钱庄放高利贷骗息 短信新型诈骗悄现杭城
·网络诈骗3分钟发生一起 省公安厅建网上预警平台
 本网摄影记者专栏 更多
浙大启动120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
美洲杯球迷围巾临安造
“兄弟本色”唱嗨黄龙
智慧小镇的党员活动中心可以这么萌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