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培建其实是半个浙江人,他1945年1月生于江苏泰兴胡庄镇。7岁那年,随父亲所在的部队移驻到浙江奉化,后来他又转到杭州西湖小学就读。
湖州中学毕业后,叶培建错过了自己心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意外地被浙江大学录取了。但毕业时竟又被分配到航天部卫星总装厂,从此他与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年5月21日是浙大校庆日。作为信电系67届毕业生的他5月16日回到杭州,与同窗在茶叶博物馆喝茶聚会,全班25个人到了21个,他格外开心。而校庆日当天,身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的叶培建却已经回到北京,为了“嫦娥”工程的进度。
和许多留学的中国学者一样,80年代他响应号召回到祖国,投身到了空间技术研究工作中。1989年至1993年,担任过院计算机应用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93年之后,先后任“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平台首席专家、月球探测卫星技术负责人。2000年被国防科工委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职。
2003年,他介入探月工程两年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由他担任总设计师、总指挥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总设计师、总指挥,这几天他一直忙碌在发射基地。但叶培建依然对家乡媒体尽量地给予了接洽。他告诉浙江媒体记者一行:“发射成功只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叶培建专业、简洁地向记者们描述了“嫦娥一号”升天的大致过程,让记者们对这次发射马上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叶培建说:“在发射升天后,“嫦娥一号”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的周期为16小时,运行2天,然后加速至一个24小时轨道,运行3天,再加速至一个48小时轨道运行2天。”
“7天之后,探测卫星再一次加速,开始“奔向”月球,这大约需要5天的时间。在快要到达月球时,还需要制动减速,也就是“刹车”。依靠控制发动机的反向助推减速,这又需要3天的时间。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这时候“嫦娥一号”还要调整飞行姿态以及调试各种科学仪器。最终完成整个程序,开始工作是在25天之后。“
在明天的那一历史瞬间之后,叶老脸上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灿烂。这也是浙大人的笑容,国人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