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宅院内至今仍然生活着几十来户人家
方谷园2号,仍是生活气息浓郁的老宅子。
旧居的每一处空间都被充分利用。
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何阿姨:这里没有钱学森留下的东西
走进去这个老式的宅院,十来个电表密密麻麻地“攀”在墙上,指示灯一闪一闪。循着电视机声音摸黑进去,过道里,何阿姨一家刚吃完晚饭,正在擦桌子。
“钱学森故居,是啊,就是我们这里”,对于与这个房子有关联的这位名人,何阿姨自然知道,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何阿姨告诉记者,经常有人找到这里想看看钱老故居,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这里几乎没有钱老的任何东西。“我住这里五六十年了,这里没有一样钱学森留下的东西,我也从没见过钱学森,我只听说这房子是钱学森的,他好像是两三岁大小的时候在这里住过一阵子”。
“这个房子当初最早的时候还算可以,不过越来越旧了,现在几乎不能住了”,她指着地上说,现在脚下的这些地砖也是几年前铺上的。“房子太旧了,现在里面很多都是住户自己改造过的,原来这里有厢房,也有宽敞的过道,不过现在几乎都看不出来了”。
几十年前嫁到这里的丁阿姨:这是钱学森外婆的房子
摸黑,踩着石板,跨过台阶,记者在整个钱老故居四进房子里走了个来回。这个通透的大宅院里晾满了衣服,小小的院子也堆满了家什,记者脚边还不时地被杂物绊到。有刚下班回来的住户询问记者的来意,也有正洗碗刷牙的大妈用陌生的眼光打量记者。
宅院的后门口上,写着是小营巷公园3号。正借着路灯做笔记的记者引起了刚散步回来的丁阿姨注意。
得知记者的身份后,丁阿姨指着最后一进房子,比划着告诉记者,这一大片原来都是钱学森家的院子,“在文革时期的1966年,才在原来的房子外又造起了一排两层的房子”。
丁阿姨是个“老杭州”,二十多年前她从皮市巷嫁到了小营巷,如今一家三口还住在这所平房里,家门口正对着的就是钱老故居的后门。
“这个其实是钱学森外婆的房子,随着她妈妈一起陪嫁过来的”,丁阿姨也有她所听到的有关这所房子的历史。
后来搬进来的陈伯伯:这里明年就要拆掉重建了
在记者与丁阿姨交谈的时候,路过的几位“街坊”也围了上来,一听记者是来采访钱学森故居的,虽然从未见过钱老,不过对于这所房子历史上的主人,几位“街坊”还是比较关心。“钱老现在是在北京吧?”“他现在估计九十多岁了吧?”“听说他儿子就在杭州。”……
陈伯伯就住在丁阿姨所说的那排后来建造的房子的二楼,刚下楼倒完痰盂的他这个时候也围在记者身边颇有兴致地听着、讲着。
“上次街道过来统计人口的时候,我瞄了下那本子,整个‘方谷园’的住户大概有四十多户”,其中大半都是像陈伯伯这样后迁进来的,即便如此,这些人也大多有着二三十年的“住龄”了。
“这堵墙上贴过拆迁通知,前段时间这里还来了大帮人拿着图纸在那看比划,现在好像定下来要拆迁重建了”,陈伯伯透露说,政府有关部门要把这里的住户迁出去,在这里按照钱学森故居原貌进行重建,“他们还说,到时候还要在里面立一个钱学森的铜像呢”。
“大概到明年,我们这些人估计就要开始搬了”,说着,他看了看还亮着灯的二楼房间……
不知道是否因为夜色太暗,记者并没有在后门附近的小营巷公园里找到住户们所说的钱老的画像,也没有发现只言片语有关这所故居的介绍。
夜幕下,公园小憩的路人、遛狗的居民、以及旁边公共汽车站上候车的乘客,或许都不知道,车来车往的繁华街道背后,一位改变过国家历史的伟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