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9日讯(见习记者 梁国瑞 通讯员 施水泉) 从昨天下午开始,一场雾霾便笼罩了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北部等地区。浙江省气象台已于今天上午8时10分和下午15时20分连续两次发布了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据省气象部门预计,明后两天的气象条件仍较有利于雾的出现。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认为,雾霾天气对市民的健康会产生诸多隐患,建议市民进行有效防范。研究表明:冬季大雾会诱发心脏病、气管炎、肺炎、哮喘、肺气肿等。
杭州市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刘刚博士做了一个长达三年的研究——《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毒物质研究》。研究发现,一到冬季,杭州罹患心脏病、气管炎、肺炎、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的人会突然增多,而这些疾病与杭州地区冬季大气污染中细颗粒有毒物质浓度过高密切相关。
刘刚博士研究发现,空气中有20多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细颗粒有毒物质:9种为水溶性离子,有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铵、钾、钠、锂等,合计占32.3~36.7%;11种为重金属元素有铜、铅、锌、锰、铬、镍、硒、镉、锑、银等,占细颗粒有毒物质年平均质量含量的1.7~2.0%;还有氢、氮、碳及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同位素等。研究还发现,杭州市区细颗粒有毒物质的浓度范围为17.1-267.0单位(每立方米微克)。而这种有毒物质,在冬季(12-2月)的浓度最高,是夏季(6-8月)的1.9倍,这与冬季气流相对稳定、升降变化较小有关。
专家指出,这些细颗粒通常富集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和各种重金属元素,多为有毒物质、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被吸入人体后,5%会吸附在肺泡壁上,并能渗透到肺部组织的深处,引起气管炎、肺炎、哮喘、肺气肿和肺癌,导致心肺功能下降甚至衰竭。研究表明,这种有毒物质在大气中的浓度每增加10mg/M3,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8%,心脏疾病死亡率增加6%,总死亡率增加4%。专家认为,在大雾天气的影响下,这种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会有所增加。原因是空气中的上述污浊物有可能附着在大雾的水珠中,特别是些水溶性物质。这些污浊的雾滴会通过人们的呼吸生理过程,对市民呼吸道产生损害。
大雾天要注意防范:尽量减少事外活动
在大雾天气,如何防范?杭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关注天气变化;对哪些天有大雾,要心里有数,防范在先。
有大雾时,市民最好不要进行室外运动。许多在有雾天气进行晚间锻炼以及晨练的市民会有这样的感觉:锻炼结束后,自己的咽喉部位会有些疼痛的感觉,十分不舒服。这是吸入了附着在雾滴上有毒有害物后的反应。
必须外出时,如上班上学等,上街步行尽可能靠近人行道的内侧;靠近马路的房子,在白天车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尽量少开窗;开车上班族,遇上堵车时,尽量不开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