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4月23日讯 (见习记者 王黎婧) “你耳边有扰人的‘嗡嗡嗡’声在盘旋吗?”邹女士最近的耳根却不太清静。
银泰百货西湖店要开张了,照理说这应该是件好事情,但是邹女士却没那么高兴,“近段时间正在搞装修,每天装修到晚上12时左右,实在很难让人休息好啊。”
饱受噪音之苦的不只邹女士一个,余杭区闲林镇联荣村村民4年来生活在噪音的世界里,据村民林建国说,离该村8米之远有一家陶瓷有限公司,一天24小时工作,发出的噪音达70多分贝,让村民们苦不堪言。
在现实生活中,噪音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马路上汽车那烦人的喇叭声,回收废物的三轮车经过时发出的让人无奈的叮当声,还是五金钢材等加工厂让人头皮发麻的尖锐锯铁声,闹市商场发出的巨大声浪……这些都是我们很熟悉的噪音。而最可怕的是,虽然我们很讨厌它,但却需要默默去忍受。
[发表评论]
与酒吧音响“共振” 夜半歌声扰人
柯先生家楼下有2家酒吧,“每天我都在随着音响一齐“共振”。酒吧营业时,几乎整栋楼都会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一般都要等到12点半之后才开始安静。”随着夏季的来临,柯先生担心“可能要等到更晚他们才能入睡”。
“由于酒吧深夜营业,酒吧外川流不息的人群的喧闹声最让我们头疼。不少人喝了酒之后就经常肆无忌惮地在楼下大喊大笑,现在我太太怀孕了,需要多休息,可是汽车喇叭声、摩托车的马达声常把我们从梦中惊醒。”沈先生很无奈地打进热线诉苦。
商家强劲音响对市民“洗耳”
延安路路段是市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人流量很大,这里的住户也不少。白天,一些店铺传出劲爆十足的迪士高音乐,扩音器中始终重复播放的广告声与街上的汽车轰鸣声充斥在行人和居民的耳中。
记者路过延安路时,发现有几家商店,还特意把两个喇叭摆出店外,以“震撼人心”的“动人”音乐招揽顾客。家住龙翔服饰城附近的许阿姨抱怨说,每天上午9点后就要给居民“洗耳”,不仅每天都播那几首歌,有时声量还调得特大,而且经常会播放一些不断重复的广告,很让人反感。“夜间7点至9点这段时间以及节假日期间,这些音乐会变得更加震撼、变得让人血脉膨胀。招揽生意没错,不过音乐舒缓点,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啊。”
禁鸣区按喇叭抢路
市区里,“禁鸣喇叭”的标志随处可见,而司机在城中鸣起喇叭噪音扰民的现象却依然相当普遍。深夜时分,常有发生,吵得人睡不安宁。
陈先生打进杭州“12345”市长热线,反映他白天经常看到一些大货车从黄色的减速带经过时,司机不仅不减速,反而鸣起了喇叭,意图让其他车辆或者行人为其让路。这时,大货车经过减速带发出的“哒哒哒”声与喇叭声混在一起,就变得更为刺耳。另外,出租车司机为了多做几个生意,更是常常制造噪音,“禁鸣喇叭”的交通标志以及减速带形同虚设。
另外,记者也发现,有人把摩托车的喇叭改装成了大货车的喇叭,而骑摩托车的人开车时居然还故意让喇叭鸣个不停,目的就是为了吓唬路人。
噪音污染: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
噪音污染早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国外早就有“噪音病”一词。如今人们已经生活在噪声之中,大都市的人更是如此,每天呼啸而过的各种机动车辆、刹车发出的刺耳的磨擦声、空中掠过的飞机发动机声,不绝于耳,即使是在夜间人们也无法安宁,失眠、心慌、精力无法集中时刻困扰着大家。
科学研究表明,噪声会损害健康,人长时间工作、生活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大,严重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人头疼、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全身疲乏无力等。最容易受到关注的是它对听力的损害,噪音会引起耳部不适,导致听力下降。
据了解,当噪声超过80分贝时就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状况造成伤害;当噪声超过100分贝,就属于人们难以忍受的噪声,相当于圆锯、空气压缩锤或者迪斯科舞厅、随身听、战斗机发出的噪声。爆破及有些打击乐发出的声响可达120分贝以上,处于这种环境下人体健康将会遭受极大的伤害。
点评:
临近人们户外活动活跃的夏季,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以及交通噪声就像一头充斥在公共场合的猛兽,肆虐着行人及生活在这空间内的居民的耳朵。
以噪声招揽顾客的行为,是在迫使许多不需要和不想知道广告内容的市民,去被迫接收了这些无用的信息。不可否认,很多人有凑热闹的习惯,但如果人们认识到这种充斥着强劲音响的地方对他们身心都有害时,这种音乐招揽顾客的行为便会适得其反。同样,交通噪声、工业噪声也只是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
噪声已经是一个长久的问题。一些工业噪音在执法部门管辖范围内,可以通过执法部门检测、处罚等治理得到解决,但是更多的生活噪音还是需要大家共同去解决,呼唤“还城市一片安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