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5月6日讯(见习记者 王黎婧) “给我一个就业的平台,我一样能创造社会财富。”这是无数残疾人心中的梦想。据统计,全省共有3万多名重度残疾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今天上午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在过去的五年,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亮点纷呈,全社会扶残助残蔚然成风。全省各级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启动了全省“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大了对残疾人扶持力度,推动了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基本生活救助和权益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长效机制建设。
城乡残疾人共享“十五分钟康复圈”
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和建立了残疾人“十五分种康复圈”的“浙江康复模式”。 5年来,全省共有36万多人次的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其中白内障复明手术12万例,低视力者配戴助视器5162名,聋儿语训2995名,提供辅助器具10.2万件,11.1万名精神病患者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使残疾人的康复服务覆盖面日益扩大。
残疾学生免费读中小学
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也是在全国率先推行,自2005年以来,我省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残疾儿童少年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其受教育费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据统计,全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超过98%,共有1580名残疾人考上大专院校,近8万名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13万人次残疾人进行职业教育培训。
残疾人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85%以上
今后五年内全省各级财政将拨款20多亿元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30多万人次的残疾人将直接受益。
今后具体的奋斗目标:残疾人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8平方米,恩格尔系数达到41%,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60%,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3%,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7%,城镇残疾人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到95%,社区活动参与率达到85%,残疾人对无障碍环境的满意率达到85%,法律服务满意率达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