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赶”
浙医二院8名医生讲述在川救援15天经历
浙医二院抗震医疗队右:冯伟琴护士、徐少文副院长、陈林招护士、冯刚医师、胡颖红医师、李丹阳医师、胡华医师、范军强医师
浙江在线6月3日讯(实习生 陈娜)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浙江省卫生厅迅速组织了医疗救援队。浙医二院的8名医生加入了赴川医疗二队,于5月14日上午从杭州到达成都后,按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马不停蹄地直奔平武县支援,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时至28日,该医疗队共收治外伤病人70例,重症病人35例,查房病人869例,手术8例,接受病人咨询502例,宣传1050例,随救护车出诊达18次。
今天下午,浙医二院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暨抗震救灾医疗队事迹报告”会议,在会上,8位医生——副院长徐少文主任医师、脑外科胡华主任医师、骨科冯刚副主任医师、脑科ICU胡颖洪副主任医师、ICU李丹阳副主任医师、胸外科范军强主治医师、骨科陈琳招主管护师、手术室冯伟琴主管护师,讲述了在川救援惊心动魄、历经考验的15天。
排除万难风餐露宿奔赴灾区
医疗队的队员们在14日凌晨1时接到通知后,毫无怨言,连夜打点行囊,准时于早上7时集合,整装待发。李丹阳的先生刚外调工作,孩子才3岁,可她毅然舍下孩子,随队出发。
在从江油奔往平武的崎岖山路上,大部分是夜间行驶,到处是塌方与巨石。胡颖红、李丹阳乘坐的救护车由于对突然滚落的巨石躲闪不及,被砸破水箱,只好弃车。他们在漆黑的山路上徒步一公里,终于搭车赶上车队。一路上,大家相互支持,终于平安抵达平武。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赶
15日下午5时,医疗队到达江油市中医院。由于该院的200张床位已超负荷收治了300余例病人,医疗队因地制宜,立即按专业分成五组医疗小分队,与该院医疗小组融合,混编实施24小时值班,就地展开紧张的抢救工作。
胡华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危楼协助重危病人完成CT摄片。胡颖红、李丹阳等6人在医院广场的帐篷内组成了5张床的ICU,对重患者实施24小时监护。16日上午,在了解该院骨科、脑外科手术开展较少、经验不足,手术室现备手术器械与物品无法满足更多的外伤病人时,冯伟琴主动进入危楼手术室搬运器械等相关物品,为急诊手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陈林招在病人中开展健康宣传、康复指导。
17日,医疗队到达平武。平武县人民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地震后又造成X线、CT摄片机严重破坏、无法使用。在徐少文的带领下,队员们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并向该院捐赠一台简易呼吸机荷监护仪,数箱一次性手术衣、针筒、手套等。
17日下午,实施一例患儿双侧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的麻醉,如此低龄患者手术麻醉在该院尚属首例。胡华在日常的查房过程中,及时发现一例脑动脉瘤破裂病人,指导、协助当地医生紧急处理,并帮助联系转外院治疗。
陈林招由于水土不服、天气变化等原因患上感冒,但仍坚持上岗,在指挥部附近设立便民咨询、免费发药服务,平均每天的病人数达到了60多例。
为方便急诊治疗工作及时、安全、有效的开展,医疗队在平武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设立了急救中心。由于当地余震不断,加上连日的阴雨天气,出诊的路途异常艰险——山路崎岖颠簸,坡上的碎石不断滚落,随时可能遭遇塌方与余震。在路上,队员们既当交通警察,又当“清道夫”,冒着生命危险清理道路,指挥车辆快速通过危险地带。
由于山路曲折、颠簸,加上高原反应,队员们呕吐连连,出一趟诊,就好比在鬼门关走了一回,可是为了让病人及时得到治疗,他们既当医生,又当搬运工,“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赶”。
浙医二院骨科冯刚医生检查伤员
浙江医生 我们要找浙江医生看病
26日下午4时,急诊科收治一位在25日特大余震中受伤的脑疝病人,病人送至医院时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一侧瞳孔散大。胡颖红主任立即组织抢救,做好术前准备。由于该院医疗条件差,而送最近的江油需5小时,对于脑疝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于是,殷利春主任果断决定就地实施开颅手术。在异常闷热的临时帐篷手术室内(为达到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手术室必须是密闭的,有限的条件使手术室没有降温设备,当日手术室温度达到了37度),在冯伟琴等的配合下,殷利春对病人实施了开颅减压手术。
至晚上9时,经过4个小时的紧张奋战,病人血压稳定,自主呼吸恢复,散大的瞳孔明显缩小,脑疝得到解除,医疗队员们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队员们不怕疲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高超的医疗技术,赢得了当地医护人员和病人们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浙江医生,我们要找浙江医生看病”,这是在医疗队全心全意为灾区人民做贡献,赢得灾民信任后,经常能在医疗现场听到的话。这朴实、简单、直接的话语,正是对医疗队最大的肯定。
在四川抗震救灾的15天里,灾区人民为医疗队提供后勤保障,医疗队为灾区人民全心全意作贡献,在灾难面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