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8月25日讯(记者 梁国瑞)“我们对配件一窍不通,怎么知道是不是给我换了正宗的配件?”、“正产配件目前是垄断销售的,我们只能到4S店买高价配件……”、“修理厂和配件供应商总是互相勾结或互相推诿,消费者申诉无门……”今天下午,18名市民代表与浙江省交通厅、运管局领导面对面交流。恳谈会上,汽车配件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了市民代表痛斥的主要对象。
只有7.4%的消费者“完全信得过”汽车维修
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已成事实。截至2007年底,浙江省汽车保有量为310万辆,其中私家车210万辆。汽车多了,汽车维修企业也雨后春笋般增加。到2007年底,浙江有机动车维修企业27033家,其中一类维修企业793家。
发展过快,问题多多。据浙江省工商局315投诉热点显示,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手机、商品房之后第三大消费者投诉热点。
根据2007年浙江省消保委组织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44.4%被调查者认为汽车维修行业“有些信不过”;选择“基本信得过”的占46.6%;选择“完全信得过”的仅占7.4%。
浙江省运管局在前不久做过一次问卷调查,范围涉及11个地市,内容是我省汽车维修质量状况。从调查结果来看,配件不满意率占57.2%,居第一位。
为何4S店修理费要高出30%-40%?
汽车配件维修有哪些恼人的地方?这些问题,车主最了解。
绍兴车主易吉章今天特地赶到恳谈会现场。一年前,他买了一辆大众帕萨特,因为自己“只会开车不会修车”,一有故障就到当地的4S店修理。可是修着修着就觉得不对了,“我一个朋友开的车和我的是同一款,他在综合性的大维修店修理,我到4S店修理,但同样的毛病,我的修理费要比他要出30%-40%,这是为什么?”
易吉章试着跟4S店讨要说法,但得到的总是同样的答复:这里的配件价格是厂家规定的统一价,无法变更。
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郑黎明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说,目前浙江省汽车维修市场是开放的,定价在规范性、统一性、合理性上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根据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有三种情况:可按维修厂家报所再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后的标准执行;可按各省机动车维修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统一制定的标准执行;可按机动车生产厂家公布的标准执行。如果三个标准不一致,优先适用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备案的标准。
配件流通到底有没有主管部门?
“我就想问一个问题,汽车配件流通市场,到底有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谁来打破这个垄断?”嘉兴车主刘自冉觉得,目前配件和维修技术垄断非常厉害,而配件供应商和修理场往往“相互勾结”,或者“相互推诿”,车主对配件的好坏又没底,受伤害的只有车主。
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郑黎明回应说,配件是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监管最难的地方。“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法律,统一的部门来管理配件的问题。”郑黎明无奈地说,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生产环节的配件质量是质量技术监督们负责,流通环节的配件质量是工商管理部门负责,而交通行业部门仅负责维修厂家在维修过程中的配件问题,也就是不得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目前的问题是,配件的生产虽然有准入制度,但门槛很低,“是个人都可以做”,市场监管也不到位;配件进入市场后,整个市场的监管也不到位,配件价格差别太大,质量也参差不齐。
“如果能明确一个部门进行配件的管理,那么就会更加有责任心,去研究其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也会更加主动,更有作为。”郑黎明称,目前情况下,对配件市场的监管,更多的是建立诚信的市场,来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