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嘉兴9月3日讯(记者 梁国瑞) “省局要求200亩以上成片的鱼塘才能得到省级标准鱼塘改造的补助,能不能减低到50亩以上?”、“水产养殖的风险很大,能不能出台水产养殖的保险?”、“能不能建立我们自己的种苗培育基地?”……
百万亩标准鱼塘改造是渔业系统近年来的民心工程,浙江省各级财政已为此耗资近亿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项工程效果如何,运作中有什么问题?今天,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嘉善召开民主恳谈会,听取来自基层群众真实声音。
鱼塘改造显现效益:3000元变8000元
浙江大部分内塘养殖池塘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挖的,二十多年没修整,面积小,蓄水浅,淤泥过厚,没法实现规模养殖,也不能养殖高档水产如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
为此,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从2006年开始启动百万亩标准鱼塘改造工程,扩大鱼塘面积,挖深清淤,修好道路,从而提高养殖档次,实现规模经营。根据嘉善县丁栅镇的经验,每亩鱼塘养以前四大家鱼时,可产出3000元;改造后,实现了多元化养殖,每亩鱼塘产出可达8000元。
恳谈会里上下对话:要让各方都得利
今天的恳谈会上,嘉善的养殖大户和基层渔业官员对此项工程一致叫好,但也提出了不少实际问题。对此,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一一作了答复。
难点一:土地流转难。养殖池塘为多家渔农民一起承包,每家每户各占一两亩,鱼塘是否要参与改造,各家各户意见不一,往往导致改造方案搁浅。
答复:土地流转难,要靠多宣传,多引导来解决,重要的是要让农户尝到甜头,比如土地流转出去后,经改造提高租金,可让相关承包人也有红利可分。
难点二:水产养殖风险过高,实行渔业政策性保险的呼声很高。标准塘改造后,养殖档次提高,成本投入也大,农户所承担风险大为增加,因此养殖户希望在渔业领域也能和种水稻和养猪一样,实行政策性保险。
答复:至于政策性保险,赵利民认为,可借鉴海洋渔业互保制度,渔民交纳保险金给互保组织,因灾害受损的渔民可获赔。赵利民还说,大家反映的问题有些光靠海洋与渔业局是解决不了的,因此将在近日邀请省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争取尽早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难点三:从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引入的南美白对虾种苗质量不稳定,养殖户希望能建立自己的种苗培育基地,培育高质量的种苗。
答复:南美白对虾种苗质量差,是因为它是国外引入产品,真正掌握相关技术的是美国人,国内引入的是其中一个家系,时间久后近亲繁殖,自然难保质量。为此,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承诺,会向国家农业部反映,并推动对南美白对虾种苗的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