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贵州省现在的省情仍不乐观。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贵州省GDP在全国的排名倒数第五,人均GDP更居末位。
对于此次栗战书调任贵州,更多人看好其在农业大省长期工作的经验。
翻看其履历,栗战书当过河北无极县县委书记,石家庄、承德的地区行署专员,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市委书记;53岁调黑龙江任省委副书记,2008年任省长。从河北、到陕西、再到黑龙江,栗战书有着丰富的西部省份或曰欠发达省份的工作经验,这对于其驾驭贵州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而在江苏工作了4年5个月的赵克志,在经济强省江苏分管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人事、监察、金融、税务、统计、物价方面的工作历练,则让贵州人看到了他从发达省区带来的丰富经验和强大资源。
赵克志的履新也颇受外界关注。“把江苏的经验带到贵州去,把沿海的发展理念带到西部去”,在观察人士看来,西部第二轮大开发,缺少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开发开放的理念和意识。
对于贵州本地的社科专家而言,他们已在上一任官员石宗源、林树森身上看到了个人能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于新任领导同样寄予了厚望。
接任者的“难题”
深入企业、农村、建设工地和市政管理部门调研,会见世界银行行长……
贵州有识之士关注着代省长赵克志的一举一动,既期待又紧张,他们不知道这位同样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代省长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在他们的印象中,同样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刚刚卸任贵州省省长的林树森,曾带来一系列发展理念,令人震惊。
林树森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2006年7月,从广州市市委书记一职升任贵州省省长。
长期在广东工作,主政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发达城市广州十年之久的林树森,素来重视经济发展,以思维敏锐周密、作风雷厉风行闻名。在当时,这也是被外界广泛认为,是中央委以其带动贵州发展重任的重要原因。
中央冀望倚重林树森多年在发达地区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果然奏效。
2006年6月,林树森到贵州的第一把火,就是谋划修建贵州到广州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2007年3月,广东、广西、贵州达成一致意向,修建总长约820公里的贵广高铁。按时速250公里设计,预计投资180亿元,建成后,从广州到贵阳只要4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