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崭露头角
这一轮调整中,最为抢眼的是崭露头角的5位“60后”省部级高官。
在省委书记的队列里有3位,一位是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一位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另一位是湖南省委书记周强。
这3位都是“60后”的干部。孙政才,1963年9月生人。胡春华,1963年4月生人,现年47岁。周强,1960年4月生人,现年50岁。
另外两位分别是1961年出生的努尔白克力,刚过46岁即当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1967年出生的陆昊,在被任命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时,离41岁生日还有一个月。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法治周末》采访时表示,作为十八大前的省部级干部流转,目前的变动属于常规变动,而近期的变动,领导干部的年轻化和注重实践经验都是非常鲜明的特点。
文科背景增多
除此之外,本轮调整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更多具有法学、历史、哲学等文科背景的官员得到重任。
比如,湖南省委书记周强是法学硕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是新疆大学政治系政治理论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班政治理论专业毕业等。
汪玉凯指出,过去我国省部级高官以理工科居多有其特定背景,但实践证明,文科出身的官员更具优势,这一趋势在发达国家已经体现得较为普遍。
“当然,文理互补效果最佳。”汪玉凯表示,这应成为中央配置地方官员的一种趋势。
竹立家也认为,中国社会管理、法学、历史、哲学等学历背景的领导干部急需扩充。
他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公共管理是第一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矛盾逐渐突出,我国未来的社会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以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为中心,突出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特征。(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