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以“四化”模式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引领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舟山市充分整合基层服务资源,推行以社会化、定点化、个性化、长效化为特点的“四化”服务模式,组织有能力、有特长的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引领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目前,全市共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1406支,共吸纳党员志愿者9230名,已为城乡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医疗护理、家政服务、治安巡逻等服务4500余次。
一、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社会化。一是向在职党员延伸。开展在职党员“双角色双争优”活动,由社区党组织推出相关服务岗位和项目,供党员菜单式选择。普陀区东港街道设立了扶贫帮困、居民自治、便民利民、纠纷调解、就业帮扶、文化宣传等6大服务岗位24个服务项目,引导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群众活动。二是向“两新”组织延伸。在“两新”组织党员中开展企务恳谈、履岗承诺、关爱帮扶等活动,引导党员骨干参与。非公企业党组织采取“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一名党员一面旗”等形式,实现推动企业发展和服务党员职工的双赢;市律师协会党支部推行“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援助服务。三是向党代表延伸。组织党代表开展“领办一件民生实事、调解一起矛盾纠纷、结对一批群众家庭、开展一次民情走访、组织一次履情述职、提出一则科学发展良策”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服务活动,引导各级党代表积极履行服务群众职责。
二、推行党员志愿服务定点化。一是以党员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点,在全市建立各级党员服务中心(站、点)342个,整合中心(站、点)党员服务内容,增设就业指导、劳资纠纷、法律咨询等项目,方便周边群众就近接受服务。定海区解放街道通过建立6类网格先锋岗,设立15个网格先锋联系服务点,组建了23支网格先锋队,形成了15分钟党员志愿服务圈。二是以党员工作室为依托建点,形成了社区和谐促进工作室、“徐大妈民情工作室”、“徐爱华法律工作室”等一批特色党员基层服务阵地,开展小型化、长期性的服务活动。三是以各类基层服务网络为依托,利用现有的司法、远教、群团等部门基层服务站点,在开展党员进点、驻点开展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引导基层部门工作力量参与。针对海岛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现状,司法部门依托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站点,开展“远程法律服务(援助)进渔农家”活动,为海岛渔农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案件初审、人民调解案件指导、公证业务咨询等服务。市总工会在外来人口集中、劳动争议较多的勾山街道乐业公寓、朱家尖街道漳州村、六横镇船舶修造业工业园区建立维权帮扶站,并组建了由新居民党员、工会代表和民警(辅警)等组成的服务团队。
三、推行党员志愿服务个性化。一是开展专业服务。选拔了一批由行业岗位能手、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党员按各自特长和所从事的职业,分成法律、维修、医疗、教育等专业团队。普陀区开展党员人才“走入网格、服务群众”活动,司法、劳动、渔业、卫生等专业部门组建民事调解、就业维权、渔业服务、医疗保健等骨干党员专业服务团队,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快速、专业的服务。二是开展订单服务。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各党员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开展民情通议事会、“相约星期五、有话大家说”等活动,开设“民情信箱”、“服务热线”、“党员接待日”等形式,广泛收集建议,选定服务项目。普陀区东港街道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弱势群体、关注群体、外来人口、海岛居民等类型对重点服务对象进行划分,每类再细化为若干小类,设立具体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一对一”订单服务。三是开展特色服务。围绕社会帮困助残、项目建设、社会治安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特色服务活动,打造了一批特色服务项目、品牌服务项目。在光汇石油外钓岛储运项目推进过程中,定海区岑港镇组建由机关党员、社区工作者、老党员组成的重点项目志愿服务团队,有力地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类矛盾。岱山县秀山乡组建“空巢”老人管理服务团队,为老人提供临时护理、精神慰藉、安全管护等上门服务。
四、推行党员志愿服务长效化。一是实施服务预约。在完善“1890”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开通短信服务,发放“服务联系”卡,接受群众预约,确保需求信息畅通无阻。对于服务团队反映的需要各部门解决的问题,建立问题流转处理机制,由乡镇(街道)按部门职责进行梳理,通过网上办事平台、远程视频服务等,由职能部门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使党员志愿服务的功能得到延伸和加强。二是实施量化考核。根据为民服务事项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将群众评价与团队承诺相结合,采取团队自评、团队互评、群众评分等形式,对服务办事进度进行量化打分。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党员,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星级管理”的重要依据,对照星级评定标准,分别授予1至5个星级;对于服务团队,在全市开展“十佳服务团队”评比活动,评选出了一批服务群众实绩突出、特色明显的团队,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三是实施培养激励。围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主题,开展党员全员培训工作,分期分批对全市289名社区(村)主要负责人和80余名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组织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主题论坛,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见人知名、见名知事、见事知人”为主要内容的“网格民情大比武活动”,增强了党员团队服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