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汉寿县从建立服务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入手,大力推行“村为主工作法”(政务服务村为主、致富求助村为主、文体活动村为主、综治维稳村为主),将服务平台延伸到农村,服务到农户,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建立服务网络,构建服务体系。构建服务网络是推行“村为主工作法”的关键,是落实便民服务的主体。汉寿县委统筹规划,紧密结合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乡镇机关院落改造,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完成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服务代办点、组级代办员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的构建。全县共建成30个乡镇区便民服务中心,495个村级服务代办点。中心通过采取村委会“八个一”(即:一个服务平台、一部服务电话、一张“践行我的承诺,叫响我是党员”服务联系卡、一支队伍、一套技术、一套制度、一个服务网络、一张服务反馈卡)和党员干部“八个一”(即:作出一份承诺、发现一个制约发展的问题、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办好一件群众满意的实事、帮扶一名特困群众、联系一名生产大户、联系一名流动党员、管护一段村组公路)的措施,从乡镇直单位中抽调业务精、素质高的得力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科学发展指导员组成服务队伍,业务涵盖当前农村所有对口事务,集中办公、统一考勤,实行接访首问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提供“一站式”服务,把村级服务代办点打造成为便民、利民、惠民的综合服务平台。
紧贴群众需要,拓展服务内容。一是政务服务村为主,做到一般审批事项办理不出村。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到村级服务站办公,为群众现场办理计生、建房、车辆证照和补贴补助、救济、救灾款的发放等手续,实现办证不出村。二是致富求助村为主。开展生产服务,做到农业生产经营和科技服务不出村。以村级服务站为阵地,整合涉农部门的资金、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农资供应服务工作。如罐头嘴镇张家汊村服务代办点,重点抓好蔬菜种植特色产业化服务,成立了“无公害蔬菜协会”,经常请专家为村民提供咨询,实行种植产销一条龙服务。三是文体活动村为主。开展文化服务,做到经常性文体活动不出村。发挥村宣传文化活动室作用,建立“五个一”载体,即每村设有“一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一支业余文艺队、一支流动放映队、一支远程教育服务队和一间农家书屋”,解决农村群众读书看报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和健身难的“五难”问题。四是综治维稳村为主。开展法律服务,做到一般矛盾调解不出村。以建立“流动警务室”、“流动法庭”为载体,明确“治安防范村为主、人口管理村为主、法制教育村为主、排查调处村为主、教育稳控村为主、接访劝返村为主”的职责,把任务明确到村,责任落实到村,矛盾化解在村,奖惩兑现到村,前移平安创建的关口,构筑社会平安的第一道“防线”。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县委对镇、村干部进行“一员多能”业务培训,村级服务站的乡、村干部办事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为每个村级服务代办点落实2-3名乡镇干部作为固定办事员,并且由挂点的乡镇领导担任村级服务代办点站长;安排财政专项经费,提高村干部待遇,补助村部办公经费;多种途径加强宣传,使“村为主工作法”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为充分调动村级服务代办点和组级代办员的作用,村级服务代办点工作人员以村支“两委”班子骨干为主,承担主办人的责任,负责接受群众咨询、接受委托代理群众办事、落实政府各项农村工作政策、调处矛盾纠纷,村级无法办理办结的,则集中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上交,统一办理,减少群众办事成本,提高效率。县财政还试行代办员固定补贴制度,由财政给予村级代办员每人每月100元的补贴,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完全配置后的代办员队伍将超过1000人。便民服务网点遍布在群众身边,随时随地为民服务。
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一是建立了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和乡镇干部固定值班制。村干部分成三个小组,每周一至周五轮流值班,负责收集村意民情,其职权内能办的事,在一个工作日内为群众解决;需要乡镇政府才能解决的,值班村干登记备案并向乡镇汇报,乡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每周固定一天到村级服务代办点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政务服务,真正做到群众办事不出村,并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二是协调好乡、村两级的关系。协调好乡村关系是便民服务举措能否落实的关键环节。真正构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是便民服务的总枢纽、总指导,村级代办点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平台的落脚点。三是协调好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内部各个窗口的关系。为了增进中心各窗口的配合协作,县委采取业务交流会的形式来进行沟通,由中心每个工作人员,就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要求,分别向其他窗口的同事作介绍和培训,让其他窗口也能了解本窗口的工作内容、操作流程和办事技巧。在接待和办理群众事务,特别是办理跨部门事务时,能够做到便捷、高效,使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