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06日讯
2010年12月13日晚上7时30分,江西省安义县龙津镇文峰社区。
当居民高志兰急匆匆地从邻居家赶回家时,一群特殊的客人已经坐在了客厅里。在安义县委书记黄俊的带领下,县、乡镇、社区三级党政机关的主要领导全部到场,听取高志兰对社区及城市建设的意见。
“这么多领导到家里来,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后来激动得好晚才睡着。”回想起当晚的情形,高志兰至今依然有些兴奋。
在安义县,这种名为“民情夜访”的工作方式已经固化为一种制度。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安义县在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创新形式,从制度上鼓励和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践行承诺,在群众心中树起党的光辉形象。
强本固基
让堡垒坚强起来
“2009年一年总共只有2000元的办公经费,你说我们能做什么?”作为文峰社区的党总支书记,饶晓花一脸无奈。此前,文峰社区仅有两间狭窄的办公用房,总面积不足20平方米。
如今,文峰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余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各种基础设施齐全,社区干部作用也得到有效发挥。“楼上活动室,楼下办事厅,干部都是些年轻人,我们平时也都愿意来这儿搞点活动,跟在自己家一样。”社区腰鼓队队员乐淑琴高兴地说。
在安义县,各级党组织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大力改变社区建设滞后的现状。县乡财政为每个社区解决年度工作经费6万至8万元,6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得到解决,并统一布置了社区居民服务大厅,配齐了5个社区党支部书记。
安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雄说,让基层堡垒坚强起来,其重要内容就是要让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构建社区区域化党建的新格局”。根据安义县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到2012年,全县社区工作者文化程度要基本达到高中以上,平均年龄40岁左右;社区工作和公益性服务用房面积基本达到300平方米;党组织力争实现星级评定全覆盖。
近年来,围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安义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60余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63个,占全县建制村的61%;96%的村书记、主任办理了养老保险。与此同时,安义县建立了村干部值班制度。
取信于民
践行承诺“亮”真功
走进安义县鼎湖镇前溪村村委会,迎面便是醒目的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墙。具体承诺内容、完成进度、群众满意与否,一一公示,随时接受群众监督。
村党支部书记高国华多年来从事建筑工作,手下成立了一支小有规模的建筑队。2010年年初,他公开承诺为村里群众提供工作岗位,目前已经接收了20多人。“虽然他们的技术不是最好的,但这是我承诺为乡亲们办的实事。”高国华说,“以前精力都放在自己的事情上,跟乡亲们联系不够密切,现在党群互助,那种和谐、亲切的感觉又回来了。”
这样的承诺、履诺,在安义县已蔚然成风。东门社区承诺“只要群众有事上门,两小时内跟踪办理”;县国税局党支部承诺实现税务行政许可项目减少30%、非许可审批项目减少30%、审批时限缩短30%……
围绕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各级党组织大力推广制定承诺书、审定承诺事项、确定公示形式、组织党员群众评定的“四定”工作法。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和个别走访等灵活有效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县统一制定下发《基层党组织公开承诺书》和《党员公开承诺书》,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表格方式具体列出承诺事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安义县581个基层党组织、8600余名党员做出承诺26500多项,形成良好局面。
制度保障
不走过场求长效
“党员不党员,就是两毛钱。”这句顺口溜,曾经是某些基层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基层党组织涣散,党群关系日渐疏远。
以“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促和谐”为主题,安义县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民情夜访促和谐”活动,充分调查了解民情民意。全县31名县级领导干部和408名市、县直单位和乡镇干部深入118个村(社区),召开座谈会242场次,走访群众4254人,帮助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解决工作生活难题326个。
与此同时,安义县坚持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开创了党群共建模式。通过创新机制,安义县党组织联系广大工人、青年、妇女投入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了党群共建的三同步: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评。
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伊始,安义县就积极探索各种长效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年度考评办法,按百分制进行量化,并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评,使活动制度化、经常化。考评采取明察、暗访、测评三种方式进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并作为党组织负责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评先表彰的重要参考。
“必须搭建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不仅让它成为一种义务,更要成为一种责任。”安义县委组织部部长余志坚表示,必要的制度保障一定要到位。“活动是暂时的、有期限的,但责任是永远的、无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