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桐庐县在村级组织换届试点中注重超前防范,将工作重心从事后调查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提前开展专题调研,健全排查工作网络,立足逐个化解突破,努力把信访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为村级组织平稳换届奠定了坚实基础。副省长陈加元批示指出:“桐庐县村级组织换届前,及早介入,把握主动,多措并举,及时发现和化解群众上访苗头和矛盾隐患,这个经验和做法好。”现将桐庐县的做法予以刊发,供各地借鉴。
桐庐县积极化解村级组织换届信访问题
一、开展专题调研,准确把握上访成因。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13个乡镇(街道)对村级组织换届信访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结合往年换届以及当前村级纪检信访情况,对换届信访特点及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准确把握规律,提出应对举措,为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经调查,换届信访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农村党员干部的经济、作风等问题上,主要涉及工程建设和集体资产处置等方面。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少数村存在处事不规范、办事不公的现象,一定程度侵害了当事人权益。二是少数村干部素质不高,法纪观念淡薄,作风不实,工作水平低,引发村民不满。三是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当事人尝试借换届之机加以解决或争取更多利益。四是少数群众信访动机不纯,有的为争夺村级组织领导权,有的因个人恩怨打击报复以发泄私愤,有的出于宗族、派系之争。
二、建立排查网络,及时控制信访苗头。该县建立镇、村两级信访苗头排查网络,深入到村排查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各种因素,及时掌握和控制信访苗头。乡镇层面,建立党政班子分片联系制度,依托“网组片”民情联系平台,要求乡镇民情联系员、党建联系员、驻村干部、农村指导员、专职纪委委员深入基层,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集体上访的信访苗头。村级层面,充分发挥231名村级纪检干部的作用,将排查责任落实到人,对发现的信访苗头及时向驻村干部和联系领导反映,形成镇、村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自去年2月份以来,共排查出各类信访苗头36个。对排查出来可能发生异常信访情况和极少数蓄意制造事端的上访人员,实行乡镇领导包案责任制,采取一事一策、一人一策的方式,做好防范工作;对群众反映的带有普遍性、突发性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入村了解情况,分析起因,快速调查处理;对因民间纠纷矛盾引起的上访苗头,及时主动介入进行调解,把矛盾化解在村组、消灭在萌芽状态;对群众因不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或不理解有关政策出现上访苗头的,耐心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
三、立足逐个突破,及早化解热点矛盾。一是提前审计早介入。针对换届访反映经济问题居多的特点,对平时检查中发现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或不稳定因素较多的村,提前开展财务审计。由各乡镇(街道)纪委书记牵头,抽调乡财政办、农经站和部分行政村离任会计,对相关村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二是村务监督促制衡。探索创新村务监督工作机制,推行流程化监督工作法,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对群众普遍关心的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财务和小额公共资源资产管理制定四张村务监督工作流程图,明确12个关键环节和41项监督要点,做到监督内容具体化、监督操作精细化、监督履职全程化、监督处置规范化,有效解决了“监督什么”和“怎么监督”的问题。据统计,2010年前三季度全县招待费支出与2009同期相比下降61.21%,反映农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问题的信访同比下降三分之一。三是领导下访解纠纷。每月15日县领导到所联系乡镇(街道)开展预约信访接待活动,明确乡镇(街道)直接调处的信访件必须召开民情分析会进行交办或处理;部门办理的信访件当场办理或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办理;牵涉面广、政策性强的矛盾纠纷,由县领导协调召开民情现场办公会解决,接访情况和结果向社会公开。四是强化监管重惩戒。各乡镇(街道)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对村级财务、小额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工作的监管,有效防范和处理违规行为。如不定期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进行督查,重点检查财务公开表张贴、出纳库存、日记帐记录是否规范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将每次检查的结果记录在册,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加大对损害农民群众利益、影响和破坏农村稳定行为的惩戒力度,严肃查处发生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违纪违法案件,起到了良好效果。2010年,该县共有11名村干部因违纪违法被查处,其中留党察看1人,严重警告4人,警告6人。
(来源:省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26期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