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村的村民在烈日下抢修沟渠。 方旭日 摄 |
浙江日报8月23日讯(记者 施晓义 杨军雄 通讯员 谢根能) 因涝出了名的兰溪,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建设三江六岸的堤防。这一场全民治水的大会战,也给兰溪的田野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修了大堤好种田
机器的轰鸣声让兰溪市女埠街道民主村的村民格外兴奋,因为他们知道,家门口的兰江支流花塘溪的堤坝加固工程开始了。
大伏天的太阳晃得人睁不开眼,记者脚下的土堤热浪滚滚。沿着花塘溪的堤坝走上十来分钟,汗水便湿透了衣衫。这时,前方一段泥土新鲜的堤坝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今年六月被大洪水冲垮的缺口。”兰溪市防办负责人告诉我们。
当时,多年未遇的大洪水从这里直冲进脚下的民主村,淹了这个村的大片农田,家家户户都进了水。
缺口堵上后才个把月,一场新的战斗便打响了。随着今年兰溪35.44公里堤防加固工程的全线展开,铲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开上了花塘溪的堤坝,开始清除表面的杂草、杂树,为堤防的加固做准备。按照计划,在明年主汛期到来之前,花塘溪防御洪水的能力将从五年一遇提高到十年一遇。
多少年了,民主村村民童永祥的心里从未像今天这样踏实过——因为家门口花塘溪的堤防加固,今后水漫进村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坐在他家的小方凳上,记者和他拉起了家常。今年洪水中,他家的4亩多地都受淹了。两亩种的甘蔗,一亩半种的棉花,还有枇杷、柑橘等树,都泡在了洪水里。水淹过后,今年棉花绝收;甘蔗因为泡过水,长不大,只能给来年留种;枇杷、柑橘今年都不会结果了。“今年亏三万块是肯定有的。”他说。
不过,说这话时他并不十分难过,因为来年的计划他已经有了,并对丰收有足够的信心。
同村的养鸡大户舒洪良已经盘算好了,大概用一到两年的时间把今年洪水带来的损失补回来。钻进他家400平方米的鸡棚里,记者看到全新的鸡笼已经架好,鸡棚里还安装了水帘降温装置和自动喂水设备。看得出,他对这笔投资还是蛮有信心的。
“养了38年鸡,今年的损失最重,洪水淹死了9000多只成年鸡,损失40多万块。”他说,堤坝加固工程开工了,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干了,今年的养鸡规模比往年都要大。
旱涝保收是心愿
甘蔗和棉花是女埠街道的两大农作物,给这里的农户每年带来三四万元的收入。
穿行在田陇里,村民童永祥给记者找出了两种不同的棉花:洪水后补种的棉花刚抽出花骨朵;而相隔不远的一小块高地上,没有受淹的棉花已开出花朵。
为了尽可能挽回今年的收成,村民们冒着酷暑赶着修沟渠。下午三四点钟的光景,大伏天的太阳丝毫没有减弱,晒在身上火辣辣的,但记者看到民主村的村民三人一伙儿、五人一组聚在一起挖的挖、扛的扛,干得起劲。
村民万友富正在往挖好的支渠里铺上一扇破门板,为后面的水泥铺砌工序做准备。他说,脚下的这块田叫白雁畈,过几天砌上水泥就好了。全村的支渠加起来有3000多米,还有200多米就全修好了。
“村民们可以算是出义务工,只不过村里会发点补贴。”村党支部书记郑启棠告诉我们:“洪水一退,大暑天就来了,不修好渠,田里作物就完蛋了。”
从花塘溪通向民主村的干渠也在大洪水中被冲毁了,有1000多米长。但是民主村没等公家出钱修被冲毁的干渠,就在大洪水退去后找专业的施工队伍修好了。
“田里等不及,梅汛期洪水退了,高温天很快就会来了!”郑启棠说,现在,曾经肆虐的兰江水乖乖地沿着修好的沟渠流进民主村的1700亩良田,庄稼长势良好。
盼旱涝保收,是农民几千年的夙愿,而大规模的堤防加固为兰溪农民的这一愿望提供了必要条件。
老电灌站的坚守
同样在太阳底下曝晒的游埠镇三港村的田却有点渴,兰江的水要到达这里,需要经过三级提水灌溉,这需要农户承担一定的电费支出。
村民张跃成倚在自家的房门上对记者说:“机埠再不开,就不行了。”
兰溪人说的“机埠”,其实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修的一批电动排灌站,当年这些家家户户投工投劳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在确保我国粮食稳产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至今仍担负着农田灌溉的重任。
既然田里这么干,机埠为什么不送水呢?走过几块大片的农田,再穿过一片杂草地,我们找到了衢江边上的游埠排灌站。
红砖砌起来的这个排灌站在半个世纪前算得上是好房子了。一楼架空在江堤上;二楼安放着四台机泵,都是1964年安装的,直到2000年时才换了2台;三楼放着变压器等设备。
这些机泵虽然老,却还勉强可以运行,但事实是它们经常闲在那里。村民江卸春告诉我们,修建于1965年4月的古塘山电灌站已经两年没启动了。
排灌站老职工黄有汝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由四台机泵组成的古塘山排灌站,按照当初的设计可以浇灌1.8万亩农田。不过,这个庞然大物一旦启动,电力部门就要在实际电费之外再收一笔6000元的电损费。
“算上电费、人工等成本,启动一次要80小时才能保本。”老黄算给我们听,因此不到旱得实在厉害,村民们不会要求排灌站供水。
这种情况在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总站主任蒋屏告诉我们,多年来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维修等短板日益突出,中央对这一问题已高度重视,一系列配套投入正在陆续改变这一现象。
我们离开兰溪时获悉,该市已正式获批成为第三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每年上头拨下来的1600万资金将重点花在这些老大难问题上。目前,兰溪的水库放水灌溉支出已实现财政转移支付,该市东风等四个灌区已不用村民自己交电费。
兰溪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今后三年,兰溪市农田水利建设目标:有效灌溉面积增加7.1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2.42万亩耕地面积的72.46%;节水灌溉面积增加6.4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有效灌溉面积的50.08%。
建设粮食功能区面积4.96万亩,高效农业园区面积4.4万亩,其中喷灌、微灌工程面积2.5万亩(含现有面积1.2万亩),喷微灌工程面积占高效农业园区面积的56.82%。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1950.1万公斤,提高到20513.1万公斤,提高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