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土部12366违法线索处理中心考察时强调,我们就是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曾提出“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此次总理的话,无疑再次重申了人民监督的重要性。
政务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是促进政府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有效手段,是民主政治进步的重要标志。监督政府,更是公民应有的权利。学会在玻璃屋里工作、在镁光灯下发言,敞开大门、倾听民意,是政府工作的题中之义。
如今,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重视群众监督,各地各部门不乏这样的探索。比如嵊州推出乡镇住勤制度,领导班子带头每周在乡镇住夜不少于3个晚上;还有不少部门开通投诉电话等。
但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不能只是一句口号,监督的平台也不能成为空架子。社科院曾对43个省会城市和较大市的政府门户网站集中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网站不及格,部分网站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栏目为空置,有的提供的信息陈旧错误,如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有误。一些向公众公布的领导手机号码是关机、停机、不在线、无人接听。不难发现,在一些地方,作为群众反映诉求的信访渠道,也往往被封堵。这样形同虚设的“监督条件”,最终会让人民群众不愿相信某些政府部门的诚意,无疑给政府形象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
笔者认为,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不仅要畅通传统的监督平台,还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广开论坛和微博等便捷的监督渠道,创造对监督批评有利的、宽容的制度与环境。同时,政府部门更要让监督有回应,问题有整改,让人民群众监督有力、有效。只有开放、透明的政府,才是老百姓真正期待、满意的政府。